長有珍貴犄角動物的真面貌
《儆醒!》雜誌駐南非通訊員報導
犀牛突然向前直衝。男子迅速閃避一旁,然後朝著附近的小樹拔足飛奔。但犀牛卻敏捷的轉過身來,不讓他有機可逃。經過多次繞樹追逐之後,犀牛終於用角鉤住男子,將他拋到半空。可憐的男子從空中墜下,先彈向犀牛的肩膊,然後落在地面上。男子倒臥在地,以為定必難逃被犀牛踐踏刺傷至死的厄運。他在犀牛走近時將腳提起。可是,犀牛竟嗅嗅他便索然離去!
這是一頭非洲黑犀牛,生性好奇、容易激動、好勇鬥狠。一旦牠那敏銳的嗅覺和聽覺感應到附近有一些牠無法看見的物體(牠的視力很差)時,便會衝動得向之撞去,不管物體像火車般那麼大,還是像蝴蝶般那麼小!雖然牠身高約有1.5米高,體重幾達1000公斤,但每小時卻可以跑55公里;並且可以在身軀之內的距離隨意轉動!
有時,牠追趕人只是為虛張聲勢,或將人戲弄一番而已。一度擁有一頭稱為魯弗斯的幼小黑犀牛的尤伊莉恩·卡尼憶述,「魯弗斯越弄得塵土飛揚,牠就越興奮」。她興致勃勃的憶述,有一次魯弗斯從樹叢裡「噴著鼻息、喘著氣,橫衝直撞的衝入園子,直走到陽台前突然停下來,然後一本正經的踏上階梯,在她所坐的睡椅旁躺下來」。
許多研究黑犀牛的人都對牠的性情作出類似的評述。可是,他們都同意,犀牛也像人一樣,有不同的性格。所以要當心,有些犀牛的脾氣確實很壞!一本頗受歡迎、輯錄有關南非動物的郊野指南警告人絕不能對黑犀牛「掉以輕心;相反,要跟牠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很可惜,人往往喜歡挑逗牠,令牠大動肝火。一個曾逃過犀牛襲擊的人,魯道夫·申克高教授便作出較早時的評論。他慨嘆,其實是人使自己成了犀牛的惟一敵人。
非洲其他犀牛,諸如白犀牛又如何?牠們的性情一般都很溫和,跟牠狂野的表親(黑犀牛)簡直大異其趣。牠的體積差不多是黑犀牛的兩倍;是世上第三大陸上動物。牠的頭又大又重,甚至要四個人才可以將其舉起!然而,牠的敏捷反應卻跟黑表親不相伯仲。
白犀牛通常在看見、聽見或嗅到人跡時,都會倉皇逃走。可是,達爾和莎娜·鮑福亞在他們所著《犀牛》一書卻提醒人,千萬不要將其視作當然。他們寫道:「近年來,白犀牛對人所造成的傷害比黑犀牛還要多。」他們也指出,這也許是由於人對牠「缺乏尊重」的緣故。
最喜愛的休閒方法
非洲犀牛有一種特別的愛好。牠喜愛玩泥漿,越多越好!許多犀牛在看見牠們所喜愛的泥坑時,都會急不及待的走上前,並且雀躍得發出叫聲來。鮑福亞倆經常看見這種情景,他們敘述,犀牛慢慢浸入泥裡時,「牠一面發出呼嘆聲,一面滿足地側臥數分鐘……繼而便暢快地盡情享受牠的泥浴,牠很多時會玩到樂極忘形,甚至將整個身軀反轉過來,四腳朝天。」
兩類犀牛有時都會在同一個泥坑中打滾,格喳格喳的玩個不亦樂乎、儀態盡失。前文提及的幼小魯弗斯便尤其喜愛泥浴,「但牠間歇會從泥坑中跳上來,像野馬般在園子裡四處邊走邊跳,然後又興高采烈的回到泥坑中打滾。」
可是,泥坑不但是犀牛取樂的好去處;也是牠跟其他犀牛及好此道的動物歡聚的好地方。此外,這亦可以使牠免受蒼蠅的滋擾,同時更可讓牠在酷熱的陽光下將身體的溫度冷卻。所以難怪有些人曾看見犀牛可以浸在泥床中達數小時之久。
怎樣將牠們辨別出來?
人可以怎樣將兩類犀牛分辨出來呢?牠們真的是黑白之分嗎?不,如果你能夠看見牠們的真面貌,牠們其實都是灰色的,但只是有深淺之分而已。可是,你所看見的通常會是牠們上次在泥坑中打滾後滿布泥濘的顏色。
但牠們口的形狀卻可以立即助你辨認出來。黑犀牛因為是以嫩枝嫩葉為食的,所以嘴唇的末端是尖的,方便牠用來將葉子或嫩枝從樹叢裡捲起或鉤出來。所以牠較正確的名稱應當是鉤唇犀牛。在另一方面,白犀牛是吃草的,所以牠的鼻子是平的,這使牠可以像割草機般將草拔出。難怪牠更準確的名稱應當是方唇犀牛。但由於某種原因,牠們仍被人以黑白區分。看來這名稱是起源於南非早期的荷蘭裔居民。
牠們珍貴的角
犀牛一名是由兩個希臘字詞,意即「鼻角」所組成。犀牛的角是怎樣形成的呢?有些人認為它是由許多毛髮黏合而成的,因為它在近底部之處是散開的。可是,它其實不是毛髮。南非國家公園協會的科學顧問格里·德格雷夫指出,它「在顯微鏡下彷似有蹄動物的蹄一般」。
犀牛的角有如指甲般會不斷增長。一頭名叫格提的著名黑犀牛在展示牠的角時,角長竟超過1.4米;而白犀牛的角則可以長至2米!如果牠們的角脫落的話,它可以再生,生長速率約莫為每年8厘米。
何以犀牛的角如此珍貴?因為許多人將其作為藥用;另一些人則以擁有一把鑲有犀牛角把手的劍作為身分的象徵。由於需求殷切,加上有利可圖,致令數以千計的犀牛被那些貪得無厭的人所獵殺。
白犀牛曾一度瀕臨絕種的邊緣,但現在總算逃過厄運,多虧那些自然資源保護人員所作的辛勤努力。但牠的黑表親就沒有這麼僥倖了。雖然保護人員實施了許多不同措施以防止人偷獵犀牛和折斷牠們的角,但這項龐大的工作卻成效不大。由於犀牛角的價格飛漲至每公斤2000美元,所以雖然有些犀牛已被脫角,但獵者由於覺得牠的殘肢也有價值,所以亦不願放過。但願人的貪婪不會得逞,使未來世代的子孫都可以從認識這種引人入勝的動物而尋得樂趣。
[第27頁的精選語句]
既然黑白犀牛都是灰色的,你怎能將牠們辨別出來呢?
[第26頁的圖片]
白犀牛和牠的小犀牛
[鳴謝]
National Parks Board of South Af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