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使徒行傳 17
  •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使徒行傳內容概要

    • K. 保羅的第二次傳道旅程(15:36-18:22)

      • 保羅和巴拿巴分道揚鑣(15:36-41)

      • 保羅選了提摩太作為傳道旅程的同伴(16:1-5)

      • 在異象中看見一個馬其頓人;傳道工作擴展到歐洲(16:6-10)

      • 在腓立比,呂底亞成為信徒(16:11-15)

      • 保羅和西拉在腓立比被關進監獄(16:16-24)

      • 獄吏一家受浸(16:25-34)

      • 保羅要求官員正式道歉(16:35-40)

      • 保羅和西拉到了帖撒羅尼迦(17:1-9)

      • 保羅和西拉到了比里亞(17:10-15)

      • 保羅到了雅典(17:16-22上)

      • 保羅在亞略巴古發表的演講(17:22下-31)

      • 人們對保羅的演講有不同的反應;有些人成為信徒(17:32-34)

      • 保羅在哥林多傳道(18:1-17)

      • 保羅經以弗所回到敘利亞的安提阿(18:18-22)

使徒行傳 17:1

參考經文

  • +帖前 2:1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133頁

    《洞悉聖經》(上冊)9,53頁

    《洞悉聖經》(下冊)750頁

    《警醒!》

    1997/8/22刊16-18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133;《洞悉上》 9, 53;《洞悉下》 749;《警》97 8/22 16-18;

    w78 2/15 28; w73 12/1 729; w62 3/15 189

使徒行傳 17:2

  • 推理 保羅不只是告訴聽眾王國的好消息,還加以解釋,並且「根據聖經」(即根據《希伯來語經卷》)提出證據。除了讀出經文,他也根據經文來推理,並且按照聽眾的情況調整推理的方式。原文用的希臘語詞是di·a·leʹgo·mai,其定義包括「交談」「討論」和「彼此交流」,含有跟人互動的意思。這個希臘語詞也出現在使徒行傳17:17;18:4,19;19:8,9;20:7,9。

參考經文

  • +徒 9:19, 20; 13:13, 14; 14:1; 18:4
  • +徒 18:19

索引

  • 檢索手冊

    《聖經問答》第88篇

    《作見證》134-135頁

    《守望台》

    2012/6/1刊19頁

    2008/12/1刊30頁

    1986/9/1刊29頁

    《傳道訓練班課本》252頁

  • 出版物索引

    《聖經問答》 88;《作見證》 134-135;《守》12 6/1 19;《守》08 12/1 30;《課本》 252;《守》86 9/1 29;

    w78 2/15 28; w73 10/1 591; w73 12/1 729; im 287; w66 7/1 399; w64 5/1 285; w64 10/15 612; w62 8/15 487

使徒行傳 17:3

  • 引用聖經證明 譯自一個字面意思為「放在……旁邊」的希臘語詞。這個詞可能暗示,保羅把《希伯來語經卷》中有關彌賽亞的預言跟耶穌的生平仔細地進行對照,從而表明耶穌確實應驗了那些預言。

參考經文

  • +詩 22:7; 34:20; 69:21; 118:22; 賽 50:6; 53:3, 5
  • +詩 16:10; 路 24:45, 46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134-135頁

    《守望台》

    2012/6/1刊19頁

    2008/12/1刊30頁

    1990/7/15刊17-18頁

    《警醒!》

    1993/9/8刊6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134-135;《守》12 6/1 19;《守》08 12/1 30;《警》93 9/8 6;《守》90 7/15 17;

    g80 9/8 5-6; w78 2/15 28; w73 10/1 591; w73 12/1 729; w64 10/1 580; w64 10/15 612

使徒行傳 17:4

參考經文

  • +徒 15:22, 40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135頁

    《洞悉聖經》(下冊)514頁

    《守望台》

    2012/6/1刊19頁

    1997/11/1刊10-11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135;《守》12 6/1 19;《洞悉下》 514;《守》97 11/1 11;

    w64 10/1 580

使徒行傳 17:5

參考經文

  • +徒 13:45
  • +徒 19:29; 林後 6:4, 5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135-136,139頁

    《守望台》

    2012/6/1刊19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135-136, 139;《守》12 6/1 19

使徒行傳 17:6

  • 治城官 又譯「治民官」,希臘語是po·li·tarʹkhes。這個希臘語詞沒有在古典希臘著作中出現過。不過,在帖撒羅尼迦一帶以及馬其頓行省的其他地方都發現了包含這個官銜的銘文,有些銘文的年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紀。這些考古發現證明使徒行傳的記載正確無誤,也證明路加是一位可靠的歷史學家。

參考經文

  • +徒 16:19-21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135-136頁

    《洞悉聖經》(上冊)845頁

    《洞悉聖經》(下冊)403,1171-1172頁

    《守望台》

    2012/6/1刊19-20頁

    1993/6/1刊3頁

    《感示》200,340-341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135-136;《守》12 6/1 19-20;《洞悉上》 845;《洞悉下》 403, 1171-1172;《守》93 6/1 3;《感示》 200, 341;

    w78 9/1 10; is 67

使徒行傳 17:7

  • 凱撒 又譯「皇帝」。當時的羅馬皇帝是克勞狄,他在位的時期是公元41~54年。(徒11:28;18:2;另見太22:17的注釋和詞語解釋)

參考經文

  • +路 23:1, 2; 約 19:12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135-136頁

    《守望台》

    2012/6/1刊20頁

    《感示》231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135-136;《守》12 6/1 20;《感示》 231;

    w78 9/1 10

使徒行傳 17:8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845頁

    《洞悉聖經》(下冊)235-236,1171-1172頁

    《感示》200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845;《洞悉下》 236, 1171-1172;《感示》 200;

    is 67

使徒行傳 17:9

腳注

  • *

    又譯「交出保釋金」。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136頁

    《守望台》

    2012/6/1刊20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136;《守》12 6/1 20

使徒行傳 17:10

多媒體資料

  • 比里亞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136-137頁

    《洞悉聖經》(上冊)116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136-137;《洞悉上》 116;

    w80 9/15 22; w62 3/15 189; w62 7/1 402

使徒行傳 17:11

  • 用心查考 又譯「透徹研究」,希臘語是a·na·kriʹno,其定義為「篩選」或「分開」。這個希臘語詞有時用來指舉行司法聽證。(路23:14;徒4:9;28:18;林前4:3)因此,這個詞在本節經文表達的意思是進行嚴謹而仔細的研究,就像在執行法律程序時所做的一樣。可見,比里亞的猶太人對聖經的查考不是流於表面的。保羅和西拉根據聖經指出耶穌就是上帝在很久以前承諾派來的彌賽亞,這些猶太人於是仔細研究聖經,要確定自己聽到的是不是真的。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137-138頁

    《永遠享受美好的生命》2課

    《守望台》

    2011/6/15刊25頁

    2007/4/15刊14-15頁

    1998/10/15刊6頁

    1996/5/15刊16-17頁

    1990/9/15刊30頁

    1990/7/15刊18頁

    1989/11/1刊6頁

    1989/6/15刊6頁

    《警醒!》

    2008/3刊8-9頁

    2007/8刊10-11頁

    1992/4/8刊28-29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137-138;《美好生命》 2;《守》11 6/15 25;《警》 3/08 8-9;《守》07 4/15 14-15;《警》 8/07 10-11;《守》98 10/15 6;《守》96 5/15 16-17;《警》92 4/8 28-29;《守》90 7/15 18;《守》90 9/15 30;《守》89 6/15 6;《守》89 11/1 6;

    w83 7/15 12; w81 2/1 20; w81 8/15 18; w80 9/15 22; w78 6/1 19; w77 2/15 122; g68 8/8 5; w65 3/15 171; g65 11/8 7; w64 3/1 140; w64 10/15 611; w64 12/15 743; w63 3/15 187; w63 5/1 279; g62 8/8 19; w61 5/15 308; w60 8/1 231

使徒行傳 17:12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514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514;

    w81 8/15 18; w64 12/15 743

使徒行傳 17:13

參考經文

  • +徒 14:2, 19

使徒行傳 17:14

參考經文

  • +太 10:23

使徒行傳 17:15

參考經文

  • +徒 16:1, 2; 帖前 3:2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2004/10/15刊19頁

    1990/7/15刊18頁

  • 出版物索引

    《守》04 10/15 19;《守》90 7/15 18

使徒行傳 17:16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140頁

    《守望台》

    1998/7/15刊26-27頁

    1989/7/15刊5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140;《守》98 7/15 26-27;《守》89 7/15 5;

    w74 1/15 44

使徒行傳 17:17

  • 市集廣場 雅典的市集廣場(希臘語是a·go·raʹ)位於雅典衛城的西北面,長約250米,寬約200米。這個市集廣場不只是個做買賣的地方,也是雅典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活動中心。雅典人很喜歡在這個常有民眾聚集的廣場跟人聊天,交流思想。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140-141頁

    《永遠享受美好的生命》18課

    《洞悉聖經》(下冊)636-637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140-141;《美好生命》 18;《洞悉下》 636;

    w74 1/15 45; w66 7/1 395; w63 9/1 530; w62 3/15 189

使徒行傳 17:18

  • 伊壁鳩魯派……的哲學家 指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公元前341~前270年)的追隨者。這個哲學流派認為,享樂是人生的主要目的。他們相信有神,但認為神明都對人類漠不關心,既不會獎賞人,也不會懲罰人,所以禱告和獻祭都是沒有用的。伊壁鳩魯派的思想和行為都不受道德原則約束。他們勸人要懂得節制,但理由是為了避免過度放縱帶來的惡果。對他們來說,尋求知識只是為了消除人在宗教方面的恐懼和迷信。伊壁鳩魯派和斯多葛派都不相信復活。(另見本節經文的注釋:斯多葛派的哲學家)

    斯多葛派的哲學家 指古希臘的一個哲學流派。他們認為快樂來自於在生活上遵循理性、順應自然。在他們看來,真正的智者對痛苦和享樂都視若無物。斯多葛派的人相信,萬物都是某個神的一部分,這個神沒有個性特徵,而人的靈魂就源自這個神。在斯多葛派的人當中,有的相信靈魂最終會隨宇宙一起消亡,有的則相信靈魂最終會再次化為這個神的一部分。斯多葛派和伊壁鳩魯派都不相信復活。(另見本節經文的注釋:伊壁鳩魯派……的哲學家)

    囉囉唆唆 直譯「啄食種子的」,希臘語是sper·mo·loʹgos。這個詞用來形容一隻不斷啄食種子的鳥,也用於貶義,比喻一個人乞討或偷竊食物的殘渣,或比喻一個人不學無術、頭腦簡單,只懂得把聽來的隻言片語胡亂地複述一遍。那些哲學家等於是說,保羅嘮嘮叨叨,而且說的都是他自己不懂的事。

參考經文

  • +約 5:28, 29; 11:25; 林前 15:12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141-142頁

    《洞悉聖經》(上冊)1212頁

    《洞悉聖經》(下冊)510,598,636-637,861,1135頁

    《守望台》

    2003/7/15刊22頁

    2001/8/1刊8頁

    1998/7/15刊25,27頁

    1990/7/15刊18頁

    1989/9/15刊3-4頁

    1989/7/15刊5-6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141-142;《洞悉上》 1212;《洞悉下》 510, 598, 636, 861, 1135;《守》03 7/15 22;《守》01 8/1 8;《守》98 7/15 25, 27;《守》90 7/15 18;《守》89 7/15 5-6;《守》89 9/15 3-4;

    w79 10/1 11; w78 11/15 21; w74 1/15 45; w73 10/1 605; w65 7/15 422

使徒行傳 17:19

  • 亞略巴古 又譯「戰神山」。亞略,又譯「阿瑞斯」;巴古,原文的意思是山。阿瑞斯是古希臘的戰神,相當於古羅馬的戰神馬爾斯。亞略巴古是位於雅典衛城西北面的一座山,雅典的最高議會通常都在那裡召開會議。「亞略巴古」這個詞可以指那座山本身,也可以指最高議會。(徒17:34)因此,有的學者認為當時保羅是被帶到那座山或附近一帶,有的則認為他是被帶到在其他地方聚集的議會面前(地點可能是市集廣場)。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636,700頁

    《新世界譯本》(修訂版)1839頁

    《守望台》

    1990/7/15刊18頁

    1989/7/15刊6頁

  • 出版物索引

    《新世》 1839;《洞悉下》 636, 700;《守》90 7/15 18;《守》89 7/15 6;

    w74 1/15 45

使徒行傳 17:20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4 1/15 45

使徒行傳 17:21

  • 暫住 又譯「到訪」。希臘語是e·pi·de·meʹo,這個詞的定義是「以外來者或訪客的身分留在某個地方」。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510,636頁

    《警醒!》

    2011/3刊18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510, 636;《警》 3/11 18;

    w74 1/15 45; w73 10/1 605

使徒行傳 17:22

腳注

  • *

    又譯「更虔誠」。

參考經文

  • +徒 17:33, 34
  • +徒 17:16

索引

  • 檢索手冊

    《愛心》5課

    《作見證》142-143頁

    《洞悉聖經》(下冊)598,635,636-637頁

    《守望台》

    2010/7/15刊30頁

    2007/9/1刊14頁

    1989/7/15刊6-7頁

    1986/9/1刊30頁

    《傳道訓練班課本》252頁

  • 出版物索引

    《愛心》 5;《作見證》 142-143;《洞悉下》 598, 635-637;《守》10 7/15 30;《守》07 9/1 14;《課本》 252;《守》89 7/15 6;《守》86 9/1 30;

    w74 1/15 45; w64 4/15 249

使徒行傳 17:23

  • 獻給不認識的神 譯自希臘語詞組A·gnoʹstoi the·oiʹ,這個詞組出現在雅典一個神壇的銘文裡。雅典人興建了各種各樣的神壇神廟,以示對神明的敬畏。他們甚至把名譽、謙虛、力量、辯才和憐憫等抽象的東西也奉為神明,為這些神築壇。不但這樣,雅典人還築了一座壇「獻給不認識的神」,也許是因為害怕遺漏某個神而激起那個神的不悅。這個神壇表明,他們承認世上有一個他們完全不認識的神。保羅巧妙地用這個壇作為切入點向民眾傳道,介紹他們認識至高的上帝,也就是他們當時還不認識的真神。

多媒體資料

  • 「獻給不認識的神」的祭壇

腳注

  • *

    又譯「崇拜」。

索引

  • 檢索手冊

    《愛心》5課

    《作見證》143頁

    《洞悉聖經》(下冊)372-373,441-442,635頁

    《守望台》

    2012/3/1刊18頁

    2010/7/15刊30頁

    2002/7/15刊32頁

    1989/7/15刊6-7頁

    《警醒!》

    2011/3刊18頁

    《造物主》75-77頁

    《尋求》69頁

    《上帝的話語》64-65頁

  • 出版物索引

    《愛心》 5;《作見證》 143;《守》12 3/1 18;《洞悉下》 372-373, 441-442, 635;《警》 3/11 18;《守》10 7/15 30;《守》02 7/15 32;《造物主》 75-77;《尋求》 69;《守》89 7/15 6-7;《話語》 64-65;

    w85 2/1 22-3; g85 4/8 9; w80 8/15 32; w74 1/15 44-5; g64 6/8 26; w63 11/15 690; w61 8/1 465; w57 8/1 115

使徒行傳 17:24

  • 世界 希臘語是koʹsmos。在希臘文學作品中,這個詞常常用來指世人,這也是聖經中最常見的用法。(另見約1:10的注釋)不過,這個詞在一般的希臘著作裡也用來指整個宇宙或受造萬物。保羅在這裡可能用了這個希臘語詞的後一種意思,也就是在場的希臘人也有的理解,作為跟他們溝通的基礎。

    人建造的殿宇 又譯「人手建造的殿宇」。希臘語詞khei·ro·poiʹe·tos也出現在使徒行傳7:48(「人[手]建造的」)和希伯來書9:11,24(「人手建造的」)。雅典娜等希臘神明的榮耀來自人建造的神殿、神廟和祭壇,但上帝是天地的至高主宰,任何殿宇都容納不下他。(王上8:27)上帝比人建造的殿宇中任何偶像都偉大得多。(賽40:18-26)保羅之所以說出這番話,可能是因為看到那裡有許多獻給各種神明的神殿和神廟。

參考經文

  • +詩 146:6
  • +王上 8:27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144頁

    《洞悉聖經》(下冊)242,512頁

    《守望台》

    2010/7/15刊30頁

    2008/7/1刊10頁

    1989/7/15刊7-8頁

    《尋求》30-31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144;《洞悉下》 242, 512;《守》10 7/15 30;《守》08 7/1 10;《尋求》 30-31;《守》89 7/15 7-8;

    w77 11/1 668; w75 2/15 107; w74 1/15 46; w73 6/15 366; w73 10/1 606; kj 275; w67 7/15 419; w66 6/15 358; w60 8/1 229

使徒行傳 17:25

參考經文

  • +詩 50:12
  • +賽 42:5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144頁

    《永遠享受美好的生命》38課

    《守望台》

    2010/7/15刊30頁

    2008/7/1刊10頁

    1989/7/15刊7-8頁

    《尋求》30-31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144;《美好生命》 38;《守》10 7/15 30;《守》08 7/1 10;《尋求》 30-31;《守》89 7/15 7-8;

    w77 11/1 668; w74 1/15 46; w74 8/15 504; w73 4/1 207; w73 10/1 606; w71 12/1 729; w67 4/15 249; w65 5/15 293; w62 1/15 35

使徒行傳 17:26

參考經文

  • +創 5:2
  • +創 1:28
  • +申 2:5, 19; 32:8; 詩 74:17

索引

  • 檢索手冊

    《關於耶和華見證人的常見問題》第64篇

    《作見證》144-145頁

    《洞悉聖經》(上冊)687,771頁

    《洞悉聖經》(下冊)252頁

    《守望台》

    2010/7/15刊30頁

    2008/7/1刊10頁

    1998/9/15刊12頁

    1990/7/15刊18頁

    1989/7/15刊8-9頁

    1988/8/15刊10頁

    《萬民》25頁

    《尋求》30-31頁

  • 出版物索引

    《常見問題》 64;《作見證》 144-145;《洞悉上》 687, 771;《洞悉下》 252;《守》10 7/15 30;《守》08 7/1 10;《守》98 9/15 12;《萬民》 25;《守》90 7/15 18;《尋求》 30-31;《守》89 7/15 8-9;《守》88 8/15 10;

    w83 2/1 8; w78 6/1 4; w78 6/15 3; w77 11/1 668; w76 4/15 232; w74 1/15 46; w74 3/1 132-3; w74 6/1 351; w74 10/1 604; w73 10/1 606; w65 5/15 293; g65 7/8 10; g65 12/8 3; w64 1/1 29; w64 12/15 763; w63 1/15 50; w63 2/15 121; w63 6/15 367; w62 10/1 585; w61 4/15 236

使徒行傳 17:27

參考經文

  • +申 4:29; 詩 145:18; 賽 55:6; 羅 1:20

索引

  • 檢索手冊

    《聖經問答》第42篇

    《作見證》145頁

    《洞悉聖經》(下冊)28頁

    《守望台》

    2010/7/15刊30頁

    2008/7/1刊10頁

    1989/7/15刊9頁

    《尋求》30-31頁

  • 出版物索引

    《聖經問答》 42;《作見證》 145;《洞悉下》 28;《守》10 7/15 30;《守》08 7/1 10;《尋求》 30-31;《守》89 7/15 9;

    w80 9/15 19; g80 4/8 6; w79 11/1 12; lp 100; w76 4/15 232; w76 10/15 611; g76 5/8 4; w74 1/15 46-7; w74 6/1 351; w74 10/1 604; w74 12/15 744; w73 9/15 560; w73 10/1 606; w72 1/15 45; g69 3/8 13; w67 7/15 420; w66 2/1 77, 81; g64 7/8 31

使徒行傳 17:28

  • 我們能有生命,能活動,能存在 有人認為,這句話使用了希臘人的一種修辭手法,就是用三個或三組並列的詞語來表達思想。柏拉圖、索福克勒斯和亞里士多德等作家都用過這種寫作技巧。但也有人認為,這句話間接引自公元前6世紀一個名叫埃庇米尼得斯的克里特詩人的一首詩。

    你們有些詩人 「我們也是他的孩子」這句話,看來引自斯多葛派詩人阿拉托斯的詩作《物象》。其他希臘著作中也有類似的詩句,例如斯多葛派作家克萊安西斯的作品《宙斯頌》。保羅引述希臘詩人的作品,可能是因為人們認為,有學識的演說家都會引經據典來支持自己的論點。

腳注

  • *

    又譯「後代」。

參考經文

  • +詩 36:9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145-146頁

    《永遠享受美好的生命》38課

    《洞悉聖經》(下冊)320,637頁

    《警醒!》

    2011/3刊18頁

    《守望台》

    2010/7/15刊30-31頁

    2004/6/15刊14頁

    1989/7/15刊9-10頁

    1986/9/1刊30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145-146;《美好生命》 38;《洞悉下》 320, 637;《警》 3/11 18;《守》10 7/15 30-31;《守》04 6/15 14;《守》89 7/15 9-10;《守》86 9/1 30;

    w74 1/15 47; w74 9/15 574; g64 7/8 31

使徒行傳 17:29

腳注

  • *

    又譯「後代」。

參考經文

  • +創 1:27
  • +申 5:8; 賽 37:19; 40:18-20; 46:5; 約 4:24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146頁

    《洞悉聖經》(下冊)159-160,512,967頁

    《守望台》

    2010/7/15刊30-31頁

    2004/1/15刊32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146;《洞悉下》 159-160, 512, 967;《守》10 7/15 30-31;《守》04 1/15 32;

    w76 10/1 592; w74 1/15 47

使徒行傳 17:30

參考經文

  • +徒 14:16; 弗 4:17, 18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146頁

    《守望台》

    2010/7/15刊31頁

    1992/7/1刊32頁

    1989/7/15刊11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146;《守》10 7/15 31;《守》92 7/1 32;《守》89 7/15 11;

    w83 4/1 20; w77 10/15 638; w76 6/15 369; w74 1/15 47, 55; w74 4/15 251; w73 5/15 310; w72 8/15 507; w65 2/15 115; w65 9/15 561; w60 7/15 224; w57 8/1 123

使徒行傳 17:31

  • 全天下 希臘語是oi·kou·meʹne。這裡採用的是這個詞的廣義,指地球這個人類居住的地方。(路4:5;羅10:18;啟12:9;16:14)在公元1世紀,這個詞也指幅員遼闊的羅馬帝國,猶太人散居其中。(徒24:5)

    保證 對……的保證,又譯「給……的憑據」。保證,直譯「信心」,希臘語是piʹstis。這個詞最常見的譯法是「信心」,在這裡看來指一個憑據,這個憑據讓人有理由對承諾的事確信不疑。

參考經文

  • +詩 96:13; 98:9; 約 5:22; 徒 10:42
  • +約 11:25; 徒 2:24; 13:32, 33; 林前 15:3-8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147頁

    《洞悉聖經》(上冊)454-455頁

    《守望台》

    2010/7/15刊31頁

    2008/1/15刊20頁

    1992/7/1刊32頁

    1990/7/15刊18頁

    1989/9/15刊7頁

    1989/7/15刊11-15頁

    1987/9/1刊29頁

    《啟示錄高潮》295-296頁

    《永遠生活》175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147;《洞悉上》 454-455;《守》10 7/15 31;《守》08 1/15 20;《啟示錄高潮》 295-296;《守》92 7/1 32;《守》90 7/15 18;《守》89 7/15 11-15;《守》89 9/15 7;《永遠生活》 175;《守》87 9/1 29;

    w84 1/1 16-7; w80 4/1 4; w79 3/1 17, 19; w79 8/1 11; g76 10/8 24; ts 168; w74 1/15 47; w74 4/1 199; w74 6/15 356; w74 11/1 662; w73 5/15 310; w73 10/1 606; w73 10/15 631; w73 11/1 646; w72 8/15 507; w69 2/15 100; im 364; w65 7/1 389-90; w65 9/15 561, 563; w63 4/1 198; w63 4/15 234; w63 10/15 616; w63 12/1 710

使徒行傳 17:32

參考經文

  • +林前 1:23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147頁

    《洞悉聖經》(下冊)700頁

    《守望台》

    2010/7/15刊31頁

    1998/7/1刊12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147;《洞悉下》 700;《守》10 7/15 31;《守》98 7/1 12;

    w85 3/1 15; w74 1/15 47-8; w71 12/1 707-8; w65 7/15 422; w63 10/15 616

使徒行傳 17:33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3 5/15 311; w73 10/1 606; w73 12/1 730; g64 3/8 4; w61 8/1 466

使徒行傳 17:34

  • 亞略巴古法庭的審判官 希臘語是A·re·o·pa·gi′tes,指的是亞略巴古議會(法庭)的一個成員。(另見徒17:19的注釋)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280頁

    《守望台》

    2010/7/15刊31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280;《守》10 7/15 31;

    w73 10/1 606; w73 12/1 730; w61 8/1 466

譯本對照

點選經節數字,查看該節經文在其他聖經譯本中的譯法

總類

徒 17:1帖前 2:1
徒 17:2徒 9:19, 20; 13:13, 14; 14:1; 18:4
徒 17:2徒 18:19
徒 17:3詩 22:7; 34:20; 69:21; 118:22; 賽 50:6; 53:3, 5
徒 17:3詩 16:10; 路 24:45, 46
徒 17:4徒 15:22, 40
徒 17:5徒 13:45
徒 17:5徒 19:29; 林後 6:4, 5
徒 17:6徒 16:19-21
徒 17:7路 23:1, 2; 約 19:12
徒 17:13徒 14:2, 19
徒 17:14太 10:23
徒 17:15徒 16:1, 2; 帖前 3:2
徒 17:18約 5:28, 29; 11:25; 林前 15:12
徒 17:22徒 17:33, 34
徒 17:22徒 17:16
徒 17:24詩 146:6
徒 17:24王上 8:27
徒 17:25詩 50:12
徒 17:25賽 42:5
徒 17:26創 5:2
徒 17:26創 1:28
徒 17:26申 2:5, 19; 32:8; 詩 74:17
徒 17:27申 4:29; 詩 145:18; 賽 55:6; 羅 1:20
徒 17:28詩 36:9
徒 17:29創 1:27
徒 17:29申 5:8; 賽 37:19; 40:18-20; 46:5; 約 4:24
徒 17:30徒 14:16; 弗 4:17, 18
徒 17:31詩 96:13; 98:9; 約 5:22; 徒 10:42
徒 17:31約 11:25; 徒 2:24; 13:32, 33; 林前 15:3-8
徒 17:32林前 1:23
  •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閱讀 新世界譯本 (nwt)
  • 閱讀 新世界譯本 (bi12)
  • 閱讀 和合本 (sbi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使徒行傳 17:1-34

使徒行傳

17 他們經過安菲波利斯、阿波羅尼亞,來到帖撒羅尼迦+,那裡有一個猶太人的會堂。2 保羅按照習慣進了會堂+,一連三個安息日,根據聖經跟他們推理+,3 一面講解,一面引用聖經證明基督必須受難+,並且死而復生+。他說:「我向你們宣講的這位耶穌,就是基督。」4 其中有些人就成了信徒,跟保羅和西拉+密切來往,這樣做的還有一大群崇拜上帝的希臘人和不少有地位的婦女。

5 猶太人心生嫉妒+,糾集了一夥在市集廣場上游手好閒的惡棍,在城裡掀起騷亂。他們強行闖入耶孫的家,想把保羅和西拉抓去交給那些暴民+,6 卻找不到他們,於是把耶孫和一些弟兄拉去見治城官,喊著說:「這些弄得天下大亂的人,現在也到這裡來了+,7 耶孫竟然接待他們。這些人違背凱撒的法令,說有另一個王,就是耶穌+。」8 民眾和治城官聽見這些話,就很緊張,9 叫耶孫和其他人交出足夠的保證金*,然後才放了他們。

10 弟兄們連夜送保羅和西拉到比里亞去。他們一到,就進了猶太人的會堂。11 這裡的人比帖撒羅尼迦人開明,非常熱切地接受了上帝的話語,天天用心查考聖經,要確定自己聽到的是不是真的。12 結果他們當中許多人都成了信徒,很多有名望的希臘婦女和一些男人也信了。13 帖撒羅尼迦的猶太人聽說保羅也在比里亞傳揚上帝的話語,就去那裡挑唆民眾,引起騷動+。14 弟兄們立刻送保羅離開,把他送到海邊+,西拉和提摩太卻留在那裡。15 有些人陪伴保羅一起去了雅典。保羅吩咐他們去叫西拉和提摩太+儘快來見他,他們就走了。

16 保羅在雅典等他們的時候,看見城裡到處都是偶像,就十分不安。17 於是他在會堂裡跟猶太人和其他崇拜上帝的人推理,也天天在市集廣場上跟遇見的人推理。18 可是,有些伊壁鳩魯派和斯多葛派的哲學家來跟他辯論。有的說:「這個人囉囉唆唆,到底想說什麼?」有的說:「看來他是在傳揚外國的神明。」他們這樣說,是因為保羅宣揚耶穌和復活的好消息+。19 他們把保羅帶到亞略巴古,說:「你講的這套新道理,能說給我們聽聽嗎?20 你講的這些事,聽起來很新奇,我們想知道是什麼意思。」21 原來所有雅典人和暫住當地的外國人,有空時最喜歡聊聊天,聽聽新鮮事。22 保羅站在亞略巴古+中間,說:

「各位雅典人,我看出你們事事都似乎比其他人更敬畏神明*+。23 比如說,我一邊走一邊觀察你們崇敬*的事物,發現有一座壇,上面寫著『獻給不認識的神』。現在我要向你們傳揚的,其實就是你們不認識卻崇拜的神。24 他是創造世界和世上萬物的真神,既然是天地的主+,當然不會住在人建造的殿宇裡+,25 也不需要人服侍,好像缺什麼似的+,因為把生命、氣息+和一切賜給所有人的是他。26 他從一個人+造出了萬國萬族,讓他們住在大地上+,他定下時期和人們居住的疆界+,27 讓他們可以尋求真神,只要努力尋找就能找到+,其實他離我們每個人都不遠。28 我們能有生命,能活動,能存在,都有賴於他+,就像你們有些詩人說的一樣:『我們也是他的孩子*。』

29 「我們既然是真神的孩子*+,就不該以為他好像金子、銀子或石頭,好像人用手藝和心思雕塑出來的東西+。30 在以往的時代,世人這麼無知,真神並沒有追究+。現在他卻向世界各地的人宣告,他們必須悔改,31 因為他已經定下日子,決定通過他委任的人審判全天下+,伸張正義。他已經使這個人死而復生,以此作為對所有人的保證+。」

32 有些人聽到死人復活這件事,就開始嘲笑他+,有些人卻說:「我們下次要再聽你講講這件事。」33 於是保羅離開了他們。34 有些人卻跟他來往,成了信徒,其中包括亞略巴古法庭的審判官丟尼修,還有一個名叫達馬里的女人以及其他人。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