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使徒行傳 13
  •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使徒行傳內容概要

    • I. 保羅的第一次傳道旅程(13:1-14:28)

      • 巴拿巴和掃羅被派往海外傳道(13:1-3)

      • 在塞浦路斯傳道;行省總督士求·保羅和巫師以呂馬(13:4-12)

      • 保羅在皮西迪亞的安提阿發表演講(13:13-41)

      • 遵照預言中的吩咐,向外族人傳道(13:42-52)

      • 傳道工作在以哥念取得進展,也受到阻撓(14:1-7)

      • 保羅和巴拿巴在路司得被人當作神明(14:8-18)

      • 保羅在路司得被人用石頭砸卻活了下來(14:19, 20)

      • 保羅和巴拿巴鼓勵門徒,使他們更加堅強(14:21-23)

      • 保羅和巴拿巴回到敘利亞的安提阿(14:24-28)

使徒行傳 13:1

  • 分封侯希律 見太14:1的注釋。

多媒體資料

  • 使徒行傳——保羅的第一次傳道旅程(徒13:1-14:28)約公元47~48年

  • 敘利亞的安提阿

  • 敘利亞的安提阿——早期基督徒活動的中心

參考經文

  • +林前 12:28; 弗 4:11, 12
  • +徒 4:36, 37
  • +路 3:1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545頁

    《守望台》

    1990/7/15刊10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545;《守》90 7/15 10;

    w61 9/15 553

使徒行傳 13:2

  • 為……服務 又譯「為……執行公職」。這個詞譯自希臘語詞lei·tour·geʹo,相關的詞有lei·tour·giʹa(意思是「公職」)和lei·tour·gosʹ(意思是「公僕」)。古代的希臘人在使用這些詞時,談的都是為國家或政府做的工作,而目的都是為人民服務。例如在羅馬書13:6,世上的當權者就被稱為上帝的「公僕」(lei·tour·gosʹ的複數形式),原因是他們提供的服務能造福人民。在路加福音1:23(另見注釋),希臘語詞lei·tour·giʹa譯作「聖職」,又譯「公職」,用來指施浸者約翰的父親撒迦利亞提供的服務。那節經文使用lei·tour·giʹa一詞的方式跟《七十子譯本》很類似,而《七十子譯本》常常用這個詞及相關的詞,來指祭司和利未族人在聖幕的服務(出28:35;民1:50;3:31;8:22)以及後來在聖殿的服務(代下31:2;35:3;珥1:9,13;2:17)。這些服務確實是造福人民的公職。此外,有些經文表明,這樣的服務也是聖職,是神聖的,因為利未族的祭司會教導人民認識上帝的法律(代下15:3;瑪2:7),也會獻上祭牲為人民贖罪(利1:3-5;申18:1-5)。在使徒行傳13:2,希臘語詞lei·tour·geʹo的意思更為寬泛,用來描述在敘利亞的安提阿的基督徒會眾裡一些先知和導師的服務。這個希臘語詞可以指多種尊崇、敬奉上帝的行動,包括禱告、傳講上帝的信息,以及施行教導。這些先知和導師傳講上帝信息的對象除了會眾裡的弟兄姐妹,顯然也包括一般公眾。(徒13:3)

    為耶和華服務 這裡譯作「為……服務」的希臘語詞是lei·tour·geʹo。《七十子譯本》在翻譯《希伯來語經卷》的一些經文時用過這個希臘語詞,而那些經文的希伯來語原文往往包含上帝的名字。歷代志下13:10;35:3就是兩個例子。《七十子譯本》在翻譯這兩節經文中意思為「敬奉耶和華」的希伯來語詞組時,用的希臘語詞組跟使徒行傳13:2中譯作「為耶和華服務」的希臘語詞組是一樣的。(撒上2:11;3:1;結45:4;珥2:17;另見附錄C3的簡介和徒13:2)

參考經文

  • +徒 9:15
  • +提前 2:7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85-86頁

    《守望台》

    2000/11/15刊12頁

    1997/10/1刊13-14頁

    1992/9/1刊11頁

    1989/6/1刊11-12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85-86;《守》00 11/15 12;《守》97 10/1 13;《守》92 9/1 11;《守》89 6/1 11-12;

    w76 6/1 329; li 176; w56 10/1 154

使徒行傳 13:3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85-86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86;

    w63 7/15 446-7; w56 10/1 154

使徒行傳 13:4

  • 塞琉西亞 又譯「西流基」。地中海東岸一座有防禦工事的城,是為敘利亞的安提阿建立的港口,位於安提阿西南面約20公里處。塞琉西亞和安提阿之間既有道路連接,也有一條可以通航的河流,名叫奧龍特斯河。這條河經過安提阿後,在塞琉西亞南面不遠處流入地中海。亞歷山大大帝手下的將軍塞琉古一世(尼卡托)建造了塞琉西亞,並以自己的名字給城命名。大約公元47年,保羅帶著同伴巴拿巴從塞琉西亞啟航,開始他的第一次傳道旅程。塞琉西亞城就位於現今土耳其的薩曼達(又叫蘇外迪耶)的北面。由於來自奧龍特斯河的泥沙不斷淤積,古塞琉西亞港後來成為一片沼澤。(另見附錄B13)

    他們從那裡啟航去塞浦路斯 從塞琉西亞到塞浦路斯的航程約為200公里。在公元1世紀,船隻在順風的情況下一天可以航行大約150公里。如果風向不理想,這段航程可能需要更長時間。塞浦路斯是巴拿巴的家鄉。(另見附錄B13)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86-87頁

    《守望台》

    2004/7/1刊19-20頁

    1989/6/1刊11-12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86;《守》04 7/1 19-20;《守》89 6/1 12

使徒行傳 13:5

  • 薩拉米斯 又譯「撒拉米」。薩拉米斯城位於羅馬行省塞浦路斯島的東岸。雖然這個行省的首府是位於西岸的帕福斯,但選擇從薩拉米斯開始島上的傳道旅程,確實是很合理的。這座城距離敘利亞的安提阿(即保羅和巴拿巴傳道旅程的出發地)比較近,而且是島上的文化、教育和商業中心。另外,薩拉米斯有不少猶太人,城裡有不止一個猶太會堂。巴拿巴是塞浦路斯人,對同行的弟兄來說,無疑是個很好的嚮導。他們從塞浦路斯島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沿途向人作見證,行程可能至少有150公里(實際距離取決於他們行走的路線)。(另見附錄B13)

    約翰 耶穌的一個門徒,別名馬可。他是「巴拿巴的表弟」(西4:10),也是馬可福音的執筆者。(另見馬可福音卷名的注釋)在使徒行傳13:13,他也被稱為約翰,但使徒行傳的另外三節經文在提到他時,都補充了他的羅馬名字「馬可」。(徒12:12,25;15:37)約翰這個名字源於希伯來語名字「耶何哈南」或「約哈南」,意思是「耶和華已經施恩」或「耶和華已經表明是有恩典的」。在《希臘語經卷》的其他地方,他都被稱為「馬可」。(西4:10;提後4:11;門24;彼前5:13)

參考經文

  • +徒 12:25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86-87頁

    《洞悉聖經》(上冊)1024頁

    《守望台》

    2010/3/15刊7頁

    2004/7/1刊20-21頁

    1990/7/15刊10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86-87;《洞悉上》 1024;《守》10 3/15 7;《守》04 7/1 20-21;《守》90 7/15 10;

    w72 2/1 73

使徒行傳 13:6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86-87頁

    《洞悉聖經》(上冊)87-88頁

    《守望台》

    2004/7/1刊21-22頁

    1992/9/1刊11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87;《洞悉上》 87;《守》04 7/1 22;《守》92 9/1 11;

    g81 12/8 15; w74 12/1 709

使徒行傳 13:7

  • 行省總督 羅馬元老院轄下行省的首長稱為「行省總督」。羅馬帝國的一些行省,例如猶地亞,是皇帝直接管轄的行省,其首長是由皇帝親自委任的總督。但塞浦路斯於公元前22年成為元老院轄下的行省,因此其首長是「行省總督」。在塞浦路斯發現的一枚錢幣,一面刻有羅馬皇帝克勞狄的頭像和頭銜(用的是拉丁語),另一面則刻有「塞浦路斯行省總督科米尼烏斯·普羅克洛斯」等字樣(用的是希臘語)。(另見詞語解釋)

多媒體資料

  • 刻有「行省總督」頭銜的塞浦路斯錢幣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87頁

    《洞悉聖經》(下冊)101,235-236,239,614頁

    《上帝的話語》64頁

    《守望台》

    1987/3/1刊19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87;《洞悉下》 101, 235, 239, 614;《話語》 64;《守》87 3/1 19;

    g81 12/8 15; w74 12/1 709; is 67-8

使徒行傳 13:8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87-88頁

    《洞悉聖經》(上冊)87-88頁

    《洞悉聖經》(下冊)905-906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87;《洞悉上》 87-88;《洞悉下》 905-906;

    w74 12/1 709

使徒行傳 13:9

  • 掃羅,也叫保羅 從本節經文開始,掃羅都被稱為保羅。使徒保羅是個生來就有羅馬公民權的希伯來人。(徒22:27,28;腓3:5)因此,他很可能從小就有兩個名字,即希伯來語名字「掃羅」和羅馬名字「保羅」。當時的猶太人,特別是那些住在以色列境外的猶太人,有兩個名字是很常見的。(徒12:12;13:1)保羅的一些親戚看來也有羅馬名字或希臘語名字。(羅16:7,21)保羅是「為列國的人服務的使徒」,向外族人傳揚好消息是他的使命。(羅11:13)保羅使用他的羅馬名字看來是刻意的,也許他覺得這樣做更容易被外族人接納。(徒9:15;加2:7,8)有些人認為,他使用保羅這個羅馬名字是為了向士求·保羅表示敬意。但這個可能性不大,因為他離開塞浦路斯後還是繼續使用這個名字。另一些人認為,他避免使用掃羅這個希伯來語名字,是因為「掃羅」在希臘語中的讀音會讓人聯想到一個帶貶義的詞。(另見徒7:58的注釋)

    保羅 希臘語是Pauʹlos,源自拉丁語名字Paulus,意思是「小」或「微小」。在《希臘語經卷》的原文裡,這個名字有157次指使徒保羅,1次指塞浦路斯的行省總督士求·保羅。(徒13:7)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87-88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87-88;

    w74 12/1 709; w68 8/15 511

使徒行傳 13:10

  • 耶和華……的道理 道理,又譯「道路」。第10和11節記載了保羅對巫師巴耶穌說的話。保羅在對這個猶太人說話時用的幾個詞組,跟《希伯來語經卷》中的一些詞組類似,以下是兩個例子。本節經文中譯作「歪曲……道理」的希臘語詞組,也出現在《七十子譯本》的箴言10:9(「行走歪路」)。「耶和華正確的道理」這句話的希臘語原文中的一些字眼,也出現在《七十子譯本》的何西阿書14:9,那節經文的希伯來語原文使用了上帝的名字(「耶和華的道路是正直的」)。(另見附錄C3的簡介和徒13:10)

參考經文

  • +約 8:44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1275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1275;

    w74 12/1 709

使徒行傳 13:11

  • 耶和華下手 又譯「耶和華的手」。(另見徒11:21的注釋以及附錄C3的簡介和徒13:11)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87-88頁

    《洞悉聖經》(上冊)88頁

    《洞悉聖經》(下冊)464頁

    《守望台》

    1990/7/15刊10-11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87-88;《洞悉上》 88;《洞悉下》 464;《守》90 7/15 10-11

使徒行傳 13:12

  • 學到的關於耶和華的事 又譯「耶和華的教導」,這個詞組跟使徒行傳13:5中「上帝的話語」意思相近。那節經文記載,保羅和同伴到了塞浦路斯後,「就在猶太人的各個會堂裡宣講上帝的話語」。結果,行省總督士求·保羅「非常渴望聽到上帝的話語」。(徒13:7)在聽到看到使徒保羅說的話和做的事後,士求·保羅對自己學到的關於耶和華的事以及來自耶和華的教導都驚嘆不已。(另見附錄C3的簡介和徒13:12)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87/3/1刊19頁

  • 出版物索引

    《守》87 3/1 19

使徒行傳 13:13

參考經文

  • +徒 14:24, 25
  • +徒 12:12
  • +徒 15:37, 38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88-89頁

    《洞悉聖經》(上冊)1024,1241頁

    《守望台》

    2010/3/15刊7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88-89;《洞悉上》 1024, 1241;《守》10 3/15 7;

    w62 7/15 444

使徒行傳 13:14

  • 皮西迪亞的安提阿 羅馬帝國加拉太行省的一座城。皮西迪亞的安提阿坐落在弗里吉亞和皮西迪亞交界的地方,因此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可能有時被視為屬於弗里吉亞,有時則被視為屬於皮西迪亞。這座城的遺址位於現今土耳其的亞爾瓦奇附近。聖經三次提到皮西迪亞的安提阿,分別是本節經文以及使徒行傳14:19,21。從「佩爾吉」這個地中海岸邊的城市走到皮西迪亞的安提阿,是一段艱難的旅程,因為安提阿位於海平面以上大約1100米(另見附錄B13),而且險峻的山路上常有土匪出沒。這個安提阿跟敘利亞的安提阿不是同一個地方。(徒6:5;11:19;13:1;14:26;15:22;18:22)事實上,使徒行傳提到的安提阿大都是指敘利亞的安提阿,而不是皮西迪亞的安提阿。

參考經文

  • +提後 3:11
  • +太 4:23; 徒 17:1, 2; 18:4; 19:8

索引

  • 檢索手冊

    《聖經問答》第88篇

    《作見證》89頁

    《洞悉聖經》(上冊)1241頁

    《洞悉聖經》(下冊)750頁

    《守望台》

    1992/9/1刊12頁

    1990/7/15刊11頁

  • 出版物索引

    《聖經問答》 88;《作見證》 89;《洞悉上》 1241;《洞悉下》 748;《守》92 9/1 12;《守》90 7/15 11;

    w83 6/1 18; w73 12/1 729; w66 7/1 395; w62 3/15 189; w62 7/1 402

使徒行傳 13:15

  • 有人把法典和先知書宣讀出來 在公元1世紀,「每到安息日」都會有人這樣宣讀聖經。(徒15:21)猶太會堂的崇拜活動有一個環節是誦念「舍瑪」。「舍瑪」被視為猶太人的信仰宣言,內容是民數記15:37-41和申命記6:4-9;11:13-21,而「舍瑪」這個名稱就取自頭一節經文的第一個希伯來語詞shemaʽʹ,意思是:「聽吧!」(申6:4)會堂裡的崇拜活動最重要的環節是朗讀《托拉》,即摩西五經。許多會堂安排在一年內把整套法典朗讀一遍,也有一些會堂安排在三年內讀完。此外,也會有人朗讀先知書的片段並加以講解。這樣的宣讀結束後,有人會發表演講。在皮西迪亞的安提阿,保羅就是在宣讀結束之後,受到邀請向會堂裡的人說些鼓勵的話。(另見路4:16的注釋)

參考經文

  • +路 4:16; 徒 15:21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496,623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496, 623;

    w73 12/1 729; w64 2/1 95; w62 3/15 188-9; w62 7/1 402

使徒行傳 13:16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89-90頁

    《守望台》

    1986/9/1刊29-30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89;《守》86 9/1 29-30;

    w73 12/1 729

使徒行傳 13:17

參考經文

  • +出 6:1, 6; 申 7:6, 8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232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232;

    g70 9/8 30-1

使徒行傳 13:18

參考經文

  • +出 16:35; 民 14:33, 34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232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232;

    g70 9/8 30-1

使徒行傳 13:19

參考經文

  • +申 7:1; 書 14:1, 2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232頁

    《上帝王國的宣揚者》632-633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232;《宣揚者》 632-633;

    g70 9/8 30-1

使徒行傳 13:20

  • 士師 見詞語解釋。

參考經文

  • +士 2:16; 撒上 3:20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232,1205頁

    《洞悉聖經》(下冊)909頁

    《上帝王國的宣揚者》632-633頁

    《感示》47,294-295頁

    《守望台》

    1986/12/1刊31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232, 1205;《洞悉下》 909;《宣揚者》 632-633;《感示》 47, 294-295;《守》86 12/1 31;

    w78 8/1 26; w75 2/15 121; g70 9/8 30-1; li 31-2

使徒行傳 13:21

參考經文

  • +撒上 8:4, 5
  • +撒上 10:21; 11:15

使徒行傳 13:22

參考經文

  • +撒上 16:12, 13; 詩 89:20
  • +撒上 16:1
  • +撒上 13:13, 14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65 2/15 123

使徒行傳 13:23

參考經文

  • +撒下 7:12; 賽 11:1; 路 1:31, 32, 68, 69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86/9/1刊29-30頁

  • 出版物索引

    《守》86 9/1 29;

    w65 2/15 123; w64 8/15 499

使徒行傳 13:24

參考經文

  • +太 3:1, 6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86/9/1刊29-30頁

  • 出版物索引

    《守》86 9/1 29;

    li 84-5; w56 7/1 103

使徒行傳 13:25

參考經文

  • +約 1:20
  • +太 3:11; 路 3:16

使徒行傳 13:26

參考經文

  • +太 10:5, 6; 路 24:47, 48

使徒行傳 13:27

參考經文

  • +賽 53:7, 8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86/9/1刊29-30頁

  • 出版物索引

    《守》86 9/1 29-30

使徒行傳 13:28

參考經文

  • +太 26:59, 60; 路 23:13-15; 約 19:4
  • +太 27:22, 23; 約 19:15

使徒行傳 13:29

  • 木柱 又譯「樹」。(另見徒5:30的注釋)

    墓穴 又譯「紀念墓」。(另見詞語解釋「紀念墓」)

參考經文

  • +太 27:59, 60; 約 19:40-42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5 7/1 414

使徒行傳 13:30

參考經文

  • +太 28:5, 6; 徒 2:24

使徒行傳 13:31

參考經文

  • +太 28:16; 徒 1:3; 3:15; 林前 15:4-7

使徒行傳 13:33

參考經文

  • +羅 1:4
  • +詩 2:7; 來 1:5; 5:5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131-132,218-219頁

    《守望台》

    1986/9/1刊29-30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132, 219;《守》86 9/1 29-30;

    im 38

使徒行傳 13:34

參考經文

  • +賽 55:3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190頁

    《守望台》

    1998/7/1刊20頁

    1986/9/1刊29-30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190;《守》98 7/1 20;《守》86 9/1 30;

    w67 9/1 522

使徒行傳 13:35

腳注

  • *

    又譯「經歷腐爛」。

參考經文

  • +詩 16:10; 徒 2:31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153頁

    《守望台》

    1986/9/1刊29-30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153;《守》86 9/1 30;

    w65 8/15 486; w59 7/1 203

使徒行傳 13:36

  • 敬奉上帝 又譯「執行上帝的旨意」。(另見徒20:27的注釋)

參考經文

  • +徒 2:29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1054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1054;

    w66 3/15 191; w65 8/1 461

使徒行傳 13:37

參考經文

  • +徒 2:27

使徒行傳 13:38

參考經文

  • +路 24:46, 47; 徒 5:31; 10:43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im 401

使徒行傳 13:39

參考經文

  • +來 10:1
  • +賽 53:11; 羅 3:28; 5:18; 8:3; 來 7:19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64 12/1 710

使徒行傳 13:40

索引

  • 檢索手冊

    《感示》163頁

  • 出版物索引

    《感示》 163

使徒行傳 13:41

參考經文

  • +哈 1:5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2000/2/1刊13頁

    1991/7/1刊22頁

    《感示》163頁

  • 出版物索引

    《守》00 2/1 13;《守》91 7/1 22;《感示》 163;

    w59 10/15 318

使徒行傳 13:42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3 12/1 729

使徒行傳 13:43

  • 歸信猶太教的人 又譯「崇拜上帝的歸信者」。這裡又譯為「崇拜上帝的」的希臘語詞是seʹbo·mai,意思是「崇拜」「尊崇」「崇敬」。這個詞也可以翻譯為「虔誠的」「敬畏上帝的」。(另見徒13:50的注釋)敘利亞語《伯西托本聖經》就把這個詞翻譯為「敬畏上帝的」。《希臘語經卷》的一個希伯來語譯本(即附錄C4

    中的J18)在翻譯這個詞時用了上帝的名字,翻譯出來就是「敬畏耶和華的」。

    上帝的分外恩典 既然保羅曾經跟耶穌和耶穌的門徒為敵(徒9:3-5),他確實有充分理由常常談及耶和華的分外恩典。(另見詞語解釋「分外恩典」)保羅清楚知道,如果不是憑著上帝的分外恩典,他就不可能成功執行職務。(林前15:10;提前1:13,14)在跟以弗所的長老見面時,保羅也兩次提到分外恩典。(徒20:24,32)保羅在他執筆的14封書信裡,大約90次提到「分外恩典」,比其他任何一個聖經執筆者都多。除了希伯來書以外,保羅在其他每封信開頭的問候語裡都提到了上帝或耶穌的「分外恩典」。此外,他在每封信的結語裡也都用了這個詞組。

參考經文

  • +徒 11:23; 14:21, 22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3 12/1 729

使徒行傳 13:44

  • 耶和華的話語 見徒8:25的注釋以及附錄C3的簡介和徒13:44。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3 12/1 729

使徒行傳 13:45

參考經文

  • +徒 14:1, 2; 17:4, 5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90/7/15刊11頁

  • 出版物索引

    《守》90 7/15 11

使徒行傳 13:46

腳注

  • *

    又譯「列國的人」。

參考經文

  • +太 10:5, 6; 徒 3:25, 26; 羅 1:16
  • +路 2:29-32; 徒 18:5, 6; 羅 10:19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90-92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90, 92

使徒行傳 13:47

  • 耶和華曾經吩咐我們說 接下去的引文引自以賽亞書49:6,那節經文上下文的希伯來語原文清楚表明,說話的是耶和華。(賽49:5;參看賽42:6)這個預言的應驗跟耶和華的「僕人」耶穌基督和耶穌門徒所做的工作有關。(賽42:1;另見路2:32的注釋以及附錄C3的簡介和徒13:47)

    到大地的盡頭 又譯「到地上最遙遠的地方」。這個預言引自以賽亞書49:6,《七十子譯本》在翻譯那節經文時也用了跟這裡相同的希臘語詞組。以賽亞預告,耶和華的僕人會成為「列國的光」,也會把上帝的救恩帶到「大地的盡頭」。保羅和巴拿巴在皮西迪亞的安提阿講的話表明,這個預言也是耶和華給基督門徒的一個吩咐,也就是要他們做列國的光。這裡譯作「到大地的盡頭」的希臘語詞組也出現在使徒行傳1:8(另見注釋),用來描述耶穌門徒的見證工作會擴展到多遠。

參考經文

  • +賽 49:6; 徒 1:8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1099頁

    《以賽亞的預言》(下)141-142頁

    《守望台》

    1993/1/15刊8-11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1099;《以賽亞下》 142;《守》93 1/15 8-11;

    w76 6/1 345; w74 3/1 146

使徒行傳 13:48

  • 耶和華的話語 見徒8:25的注釋以及附錄C3的簡介和徒13:48。

    有正確的態度而可以得到…… 這個詞組描述的對象是皮西迪亞的安提阿城裡的一些外族人,他們聽過保羅和巴拿巴的演講後就「成了信徒」。這裡譯作「有正確的態度而可以得到……」的希臘語詞(希臘語動詞tasʹso的一個詞形)意思很廣,包括「把(某人或某物)放在(某處)」「指定」「安排」「任命」等等,具體意思需要根據上下文來確定。在使徒行傳13:46,經文提到了安提阿的一些猶太人,他們跟第48節這裡提到的外族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上一個安息日,保羅發表了一個打動人心的演講,已經向這兩群人作了徹底的見證。(徒13:16-41)保羅和巴拿巴指出,那些頑固不化的猶太人不肯接受「上帝的話語」,他們的態度和行為都表明「自己不配得到永遠的生命」。(徒13:46)可是,城裡的外族人卻顯出截然不同的態度。本節經文說,他們聽過演講後就「很高興,讚嘆耶和華的話語」。由此可見,希臘語動詞tasʹso在這裡表達的意思是,安提阿的這些外族人藉著顯出一種可以使他們得到永遠生命的態度,彷彿「把自己放在一個可以得到生命的位置上」。因此,把這個希臘語詞翻譯為「有正確的態度而可以得到……」是很恰當的。不過,很多聖經譯本將使徒行傳13:48中的這個希臘語詞翻譯為「被指定得到……」或「被預定得到……」,這種譯法可能會使人誤以為,上帝預定要讓安提阿的這些外族人得到生命。然而,這一觀點跟本節經文的上下文以至整本聖經並不相符。安提阿的這些外族人不是注定會得到生命的,正如那裡的猶太人也不是注定不會得到生命一樣。保羅試圖勸服那些猶太人接受好消息,但他們自己選擇了拒絕。他們這樣做不是上帝預定的。耶穌也說過,有些人的行動會表明他們「絕不適合進上帝的王國」。(路9:62)安提阿的這些外族人卻恰恰相反,他們顯出的態度表明自己就是耶穌說的那種「配得」好消息的人。(太10:11,13)

腳注

  • *

    又譯「榮耀」。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研讀版)

    2018/10刊12頁

    《守望台》

    2000/7/1刊11-12頁

    1991/2/15刊15-17頁

  • 出版物索引

    《守》18.10 12;《守》00 7/1 11-12;《守》91 2/15 15-17;

    w81 4/1 4; w81 9/1 16; lp 116; w78 8/1 19

使徒行傳 13:49

  • 耶和華的話語 見徒8:25的注釋以及附錄C3的簡介和徒13:49。

使徒行傳 13:50

  • 虔誠 又譯「敬畏上帝的」或「崇拜上帝的」。譯作「虔誠」的希臘語詞是seʹbo·mai,意思是「尊崇」「崇敬」。敘利亞語《伯西托本聖經》把這個詞翻譯為「敬畏上帝的」。《希臘語經卷》的一些希伯來語譯本(即附錄C4中的J7, 8, 10, 18)在這裡用了上帝的名字,翻譯出來就是「敬畏耶和華的」。

參考經文

  • +太 23:34; 徒 14:2, 19; 17:5; 提後 3:11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91頁

    《守望台》

    1990/7/15刊11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91;《守》90 7/15 11

使徒行傳 13:51

  • 他們拍掉腳上的塵土 保羅和巴拿巴是按照耶穌的指示這樣做的,這些指示記載在馬太福音10:14;馬可福音6:11;路加福音9:5。在那個時代,恪守宗教信仰的猶太人覺得外族人地區的塵土都是不潔的,所以當他們從這些地區回到猶太人的地區前,會先抖落腳上的塵土。不過,耶穌給門徒這些指示時,想要表達的顯然是不同的意思。這個舉動是要表示,當那個地方受上帝懲罰時,門徒不承擔任何責任。保羅在哥林多也做出類似的舉動,他「抖抖衣服」,接著解釋說:「你們如果滅亡,就要自己承擔血債,我是清白的。」(另見徒18:6的注釋)

參考經文

  • +太 10:14; 路 9:5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92,93-95頁

    《洞悉聖經》(上冊)218頁

    《洞悉聖經》(下冊)1210頁

    《守望台》

    1990/7/15刊11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92-93, 95;《洞悉上》 218;《洞悉下》 1210;《守》90 7/15 11

使徒行傳 13:52

參考經文

  • +太 5:12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90/7/15刊11頁

  • 出版物索引

    《守》90 7/15 11;

    w61 5/1 273

譯本對照

點選經節數字,查看該節經文在其他聖經譯本中的譯法

引文

徒 13:22撒上 13:13, 14
徒 13:33詩 2:7
徒 13:34賽 55:3
徒 13:35詩 16:10
徒 13:47賽 49:6

總類

徒 13:1林前 12:28; 弗 4:11, 12
徒 13:1徒 4:36, 37
徒 13:1路 3:1
徒 13:2徒 9:15
徒 13:2提前 2:7
徒 13:5徒 12:25
徒 13:10約 8:44
徒 13:13徒 14:24, 25
徒 13:13徒 12:12
徒 13:13徒 15:37, 38
徒 13:14提後 3:11
徒 13:14太 4:23; 徒 17:1, 2; 18:4; 19:8
徒 13:15路 4:16; 徒 15:21
徒 13:17出 6:1, 6; 申 7:6, 8
徒 13:18出 16:35; 民 14:33, 34
徒 13:19申 7:1; 書 14:1, 2
徒 13:20士 2:16; 撒上 3:20
徒 13:21撒上 8:4, 5
徒 13:21撒上 10:21; 11:15
徒 13:22撒上 16:12, 13; 詩 89:20
徒 13:22撒上 16:1
徒 13:23撒下 7:12; 賽 11:1; 路 1:31, 32, 68, 69
徒 13:24太 3:1, 6
徒 13:25約 1:20
徒 13:25太 3:11; 路 3:16
徒 13:26太 10:5, 6; 路 24:47, 48
徒 13:27賽 53:7, 8
徒 13:28太 26:59, 60; 路 23:13-15; 約 19:4
徒 13:28太 27:22, 23; 約 19:15
徒 13:29太 27:59, 60; 約 19:40-42
徒 13:30太 28:5, 6; 徒 2:24
徒 13:31太 28:16; 徒 1:3; 3:15; 林前 15:4-7
徒 13:33羅 1:4
徒 13:33來 1:5; 5:5
徒 13:35徒 2:31
徒 13:36徒 2:29
徒 13:37徒 2:27
徒 13:38路 24:46, 47; 徒 5:31; 10:43
徒 13:39來 10:1
徒 13:39賽 53:11; 羅 3:28; 5:18; 8:3; 來 7:19
徒 13:41哈 1:5
徒 13:43徒 11:23; 14:21, 22
徒 13:45徒 14:1, 2; 17:4, 5
徒 13:46太 10:5, 6; 徒 3:25, 26; 羅 1:16
徒 13:46路 2:29-32; 徒 18:5, 6; 羅 10:19
徒 13:47徒 1:8
徒 13:50太 23:34; 徒 14:2, 19; 17:5; 提後 3:11
徒 13:51太 10:14; 路 9:5
徒 13:52太 5:12
  •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閱讀 新世界譯本 (nwt)
  • 閱讀 新世界譯本 (bi12)
  • 閱讀 和合本 (sbi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使徒行傳 13:1-52

使徒行傳

13 安提阿當地的會眾有幾位先知和導師+,就是巴拿巴+,稱為尼結的西滿,昔蘭尼的路求,跟分封侯希律+一起接受教育的馬念,以及掃羅。2 他們為耶和華服務,正禁食的時候,上帝通過神聖力量說:「你們要為我選出巴拿巴和掃羅+,去做我指派給他們的一件工作+。」3 於是大家禁食禱告,把手放在巴拿巴和掃羅身上委任他們,然後送他們走了。

4 上帝通過神聖力量派他們下到塞琉西亞,然後他們從那裡啟航去塞浦路斯。5 他們到了薩拉米斯,就在猶太人的各個會堂裡宣講上帝的話語,當時約翰是他們的助手+。

6 他們穿過這個島,一直走到帕福斯,在那裡遇見一個叫巴耶穌的猶太人。那個人是巫師,也是假先知,7 跟行省總督士求·保羅關係密切。行省總督是個聰明人,他請了巴拿巴和掃羅來,非常渴望聽到上帝的話語。8 那個巫師別名以呂馬(翻譯出來就是巫師的意思),卻跟他們作對,想阻止行省總督接受這個信仰。9 掃羅,也叫保羅,充滿神聖力量,直視著他,10 說:「你這個魔鬼之子+,滿腦子都是欺詐和惡念。你這個與正義為敵的人,怎麼敢歪曲耶和華正確的道理?11 看!耶和華下手打擊你了,他要使你瞎眼,看不見陽光一段時間。」頓時,濃霧和黑暗籠罩他,他四處摸索,找人給他領路。12 行省總督看見發生的事就成了信徒,對學到的關於耶和華的事驚嘆不已。

13 保羅和同伴從帕福斯啟航,到了潘菲利亞的佩爾吉+。但約翰+離開他們,回耶路撒冷去了+。14 他們從佩爾吉繼續往前走,到了皮西迪亞的安提阿+。在安息日,他們走進會堂+,坐了下來。15 有人把法典和先知書+宣讀出來以後,會堂主管們叫人去對他們說:「弟兄們,你們有什麼鼓勵大家的話,就請說吧。」16 於是保羅站起來,用手勢示意大家安靜,然後說:

「在座的以色列人和其他敬畏上帝的人,請聽我說。17 我們以色列人的上帝選了我們的祖先,他們僑居埃及的時候,上帝使他們成為強大的民族,後來還用有力的臂膀帶他們出來+。18 大約有40年,上帝在曠野一直容忍他們+。19 他消滅了迦南的七個國族以後,就把土地分給他們做產業+。20 這些事歷時450年左右。

「之後上帝委任士師帶領他們,一直到先知撒母耳的時候+。21 後來,他們要求立王+,上帝就委任便雅憫部族基士的兒子掃羅+,讓他統治了40年。22 上帝廢了掃羅以後,為他們選了大衛做國王+,為他作證說:『我找到了耶西+的兒子大衛,一個合我心意的人+。我喜歡的事,他都會去做。』23 上帝已經按照自己的承諾,使以色列人的救主從大衛的子孫中出現,他就是耶穌+。24 他來到以前,約翰已經公開向所有以色列人傳講說,要接受象徵悔改的浸禮+。25 約翰快要完成他的職務時,曾經說過:『你們認為我是誰呢?我不是基督+。可是他會在我之後來到,我連替他解鞋帶也不配+。』

26 「各位弟兄,亞伯拉罕的子孫和其他敬畏上帝的人啊,這個跟得救有關的信息已經傳給了我們+。27 耶路撒冷的居民和他們的首領不承認這位救主,但他們審判他的時候,先知書上的話+就應驗了,這些話是每逢安息日都朗讀出來的。28 他們雖然查不出他犯了什麼該死的罪+,還是要求彼拉多處決他+。29 聖經上關於他的事全都實現之後,他被人從木柱上取下來,安放在墓穴裡+。30 可是,上帝使他死而復生了+。31 一連許多天,他出現在那些跟他一起從加利利上耶路撒冷的人面前,現在這些人都為他向民眾作證+。

32 「我們要向你們宣揚的好消息,與上帝向我們祖先作出的承諾有關。33 上帝使耶穌復活+,從而向他們的子孫,就是我們,完全兌現了這個承諾,就像詩篇第二篇說的:『你是我的兒子,今天我成了你的父親+。』34 上帝使他死而復生,賜給他一個不能朽壞的身體。關於這件事,上帝保證過:『我曾承諾向大衛表現忠貞之愛,這個承諾是信實可靠的,我也會這樣對待你們+。』35 詩篇的另一篇也說:『你不會讓你的忠貞僕人朽壞*+。』36 大衛在有生之年敬奉上帝,最後長眠了,跟祖先葬在一起,確實朽壞了+。37 可是,靠著上帝復活的耶穌卻沒有朽壞+。

38 「所以弟兄們,我向你們傳講的,就是上帝會因耶穌而寬恕你們的罪+。39 根據摩西法典+,你們不能被視為無罪,但因為耶穌,上帝卻會把所有相信的人都視為無罪+。40 所以你們要小心,免得先知書上的話說中你們:41 『你們這些愛嘲笑的人,看看我在你們的時代做的一件事。這件事即使有人向你們詳述,你們也絕不會相信。但你們將會驚訝萬分,也會滅亡+。』」

42 他們離開的時候,民眾懇求他們下一個安息日再來講解這些事。43 會堂的聚會結束後,許多猶太人和歸信猶太教的人跟著保羅和巴拿巴。他們兩個人對大家講話,敦促大家不要辜負上帝的分外恩典+。

44 到了下一個安息日,幾乎全城的人都聚在一起,要聽耶和華的話語。45 猶太人看見人這麼多,就非常嫉妒,用惡毒的話反駁保羅+。46 保羅和巴拿巴勇敢地說:「本來上帝的話語必須先傳給你們+,但既然你們不肯接受,表明自己不配得到永遠的生命,現在我們就要去向外族人*傳講這個信息+。47 其實耶和華曾經吩咐我們說:『我已經委任你做列國的光,讓你把關於得救的信息傳到大地的盡頭+。』」

48 聽見這番話的外族人就很高興,讚嘆*耶和華的話語。那些有正確的態度而可以得到永遠生命的人,都成了信徒,49 耶和華的話語也傳遍了整個地區。50 可是,猶太人煽動有名望的虔誠婦女和城中的顯貴,慫恿人迫害+保羅和巴拿巴,把他們趕出了那一帶。51 於是他們拍掉腳上的塵土,然後到以哥念去+。52 門徒仍然滿心歡喜+,充滿神聖力量。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