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使徒行傳 7
  •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使徒行傳內容概要

    • E. 教導人認識上帝話語的這個職務絕不該忽視(6:1-7:1)

      • 在分配食物給寡婦這件事上,有人發怨言(6:1)

      • 十二使徒選出七個弟兄去督導為寡婦分配食物的事(6:2-7)

      • 那七個人之一的司提反被控褻瀆罪,並被帶到公議會面前受審(6:8-7:1)

    • F. 司提反在公議會面前為信仰辯護(7:2-60)

      • 回顧族長時代的事(7:2-16)

      • 回顧摩西早年的生活,後來他怎樣領導人民,以及以色列人崇拜偶像的事(7:17-43)

      • 指出上帝不會住在人建造的殿宇裡(7:44-50)

      • 譴責反對者一直抗拒神聖力量(7:51-53)

      • 在異象裡看見耶穌和耶和華;被反對者用石頭砸死(7:54-60)

使徒行傳 7:1

  • 大祭司 指的是該亞法。(另見徒4:6的注釋)

使徒行傳 7:2

參考經文

  • +創 11:31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48頁

    《洞悉聖經》(上冊)1063頁

    《守望台》(公眾版)

    2017.3期13頁

    《榜樣》27頁

    《守望台》

    2001/11/1刊31頁

    1998/1/15刊10頁

    1989/2/1刊28-30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48;《守眾》17.3 13;《榜樣》 27;《洞悉上》 1063;《守》01 11/1 31;《守》98 1/15 10;《守》89 2/1 28-30;

    im 185; w65 1/1 12; w64 2/1 95

使徒行傳 7:3

  • 你要離開家鄉 司提反在公議會面前發言時提到,亞伯拉罕從榮耀的上帝聽到這個吩咐的時候,他仍「在美索不達米亞,還沒有移居哈蘭」。(徒7:2)亞伯拉罕(原名亞伯蘭)的家鄉是迦勒底人的吾珥城。按照司提反的說法,耶和華看來就是在吾珥第一次吩咐亞伯拉罕離開家鄉的。(創11:28,29,31;15:7;17:5;尼9:7)創世記11:31-12:3的記載也許會讓人覺得,亞伯拉罕最先聽到這個吩咐是在他的父親他拉去世後,當時亞伯拉罕在哈蘭暫住。不過,把創世記的記載和司提反的話結合起來看,合理的推論是:當亞伯拉罕仍然住在吾珥時,耶和華第一次吩咐他離開家鄉;後來亞伯拉罕在哈蘭暫住時,耶和華再次吩咐他這樣做。

參考經文

  • +創 12:1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公眾版)

    2017.3期13-14頁

    《榜樣》27-29頁

    《守望台》

    2001/11/1刊31頁

    1989/2/1刊28-30頁

  • 出版物索引

    《守眾》17.3 13-14;《榜樣》 27-29;《守》01 11/1 31;《守》89 2/1 28-30;

    w65 1/1 12

使徒行傳 7:4

  • 上帝 直譯「他」,指第2節裡的「榮耀的上帝」。

參考經文

  • +創 11:32
  • +創 12:4, 5; 來 11:8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公眾版)

    2017.3期14頁

    《新世界譯本》(修訂版)1823頁

    《守望台》

    2001/11/1刊31頁

    1989/2/1刊28-30頁

  • 出版物索引

    《新世》 1823;《守眾》17.3 14;《守》01 11/1 31;《守》89 2/1 28-30;

    w65 1/1 12

使徒行傳 7:5

參考經文

  • +創 15:2
  • +創 12:7; 13:14, 15; 17:1, 8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776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776

使徒行傳 7:6

  • 苛待他們400年 這裡引用的是創世記15:13,經文記載上帝告訴亞伯蘭(亞伯拉罕),他的後代會受奴役並被苛待400年。這段時期結束於耶和華將以色列人從埃及的奴役中解救出來的時候,也就是公元前1513年猶太曆尼散月十四日,因此這段時期應該是從公元前1913年開始的。根據聖經年代學的計算,就是在那一年,亞伯拉罕的後代以撒(當時大約5歲)開始受到同父異母的哥哥以實瑪利譏笑和惡待。以實瑪利大約是在那之前19年出生的,他的母親是撒萊(撒拉)的埃及女僕夏甲。以實瑪利之所以譏嘲弟弟以撒,也許是因為明明自己是長子,但繼承長子產業的卻是以撒。(創16:1-4;21:8-10)後來,保羅把以實瑪利對以撒所做的事描述為「迫害」。(加4:29)很明顯,耶和華也認為這件事相當嚴重,因此吩咐亞伯拉罕按照撒拉提出的要求,趕走以實瑪利和他的母親。(創21:11-13)由此可見,以撒是亞伯拉罕的後代中第一個遭受「苛待」的人。因此,聖經詳細記錄的這件事顯然標誌著上帝預告的那400年開始了,而這段時期會一直延續到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為止。

參考經文

  • +創 15:13; 出 12:40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909,927頁

    《感示》18,294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909, 927;《感示》 18, 294;

    w69 2/15 117

使徒行傳 7:7

  • 敬奉我 又譯「崇拜我」。譯作「敬奉」的希臘語動詞是la·treuʹo,其基本意思是「服務」,但在一些經文裡可以翻譯為「崇拜」。本節經文的後半部分間接引述了出埃及記3:12,在那節經文裡對應的希伯來語動詞可以翻譯為「崇拜」或「敬奉」。(出3:12及腳注)在聖經裡,希臘語詞la·treuʹo通常指為上帝服務或從事跟崇拜上帝有關的活動(太4:10;路1:74;2:37;4:8;羅1:9;腓3:3;提後1:3;來9:14;12:28;啟7:15;22:3),包括在聖幕或聖殿裡服務(來8:5;9:9;10:2;13:10)。在少數情況下,這個詞也用來指錯誤崇拜,例如敬奉或崇拜受造物。(徒7:42;羅1:25)

參考經文

  • +創 15:14
  • +出 3:12

索引

  • 檢索手冊

    《感示》18頁

  • 出版物索引

    《感示》 18;

    w81 2/15 22; w77 7/1 415-6

使徒行傳 7:8

  • 割禮 見詞語解釋。

    以撒成為雅各的父親…… 前一句話「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出生後第八天接受割禮」,也可以翻譯為「亞伯拉罕成為以撒的父親,第八天就為他行割禮」。在「以撒成為雅各的父親……」這句話的希臘語原文裡,並沒有出現任何動詞。在語法上,這句話隱含的動詞既可以是前一句中意思為「成為……的父親」和「為……行割禮」的這兩個動詞,也可以只是其中的一個。因此,本節經文最後部分的另一種譯法是:「以撒為雅各,雅各為12個家族首領,做了同樣的事[即行割禮]。」

    家族首領 又譯「族長」,希臘語是pa·tri·arʹkhes。這個希臘語詞在《希臘語經卷》中出現了四次,在這段經文裡指的是雅各的12個兒子(創35:23-26),在別的經文裡用來描述大衛和亞伯拉罕的身分(徒2:29;來7:4)。

參考經文

  • +創 17:9, 10
  • +創 21:1-3
  • +創 21:4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418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418;

    w72 1/15 57-8

使徒行傳 7:9

參考經文

  • +創 37:9-11
  • +創 37:28; 45:4
  • +創 39:2, 3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418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418

使徒行傳 7:10

參考經文

  • +創 39:21
  • +創 41:38-46; 45:8; 詩 105:21, 22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609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609;

    w73 5/15 319

使徒行傳 7:11

參考經文

  • +創 41:54; 42:5

使徒行傳 7:12

參考經文

  • +創 42:2, 6

使徒行傳 7:13

參考經文

  • +創 45:1, 16

使徒行傳 7:14

  • 一共75個人 司提反說雅各家族到埃及去的一共有75個人,當時他可能不是直接引用《希伯來語經卷》的某一節經文。《希伯來語經卷》的馬所拉文本中並沒有出現這個數字。創世記46:26說:「跟雅各一起去埃及的子孫,除了他的兒媳婦以外,共有66人。」第27節接著說:「雅各家族到埃及去的,一共70人。」這裡用了兩種算法,第一個數字看來只包括雅各的子孫,第二個數字則是指到埃及去的總人數。出埃及記1:5和申命記10:22也提到了雅各子孫的人數,那裡說是「70」。司提反給出了第三個數字「75」,這個數字看來包括雅各家族中的更多人。有些學者認為,這個數字包括《七十子譯本》的創世記46:20提到的幾個人,也就是瑪拿西和以法蓮(約瑟的兩個兒子)的幾個兒子和孫子。另一些學者則認為,這個數字包括雅各的兒媳婦,也就是創世記46:26明確表示沒有計算在內的人。因此,「75」可能是一個把更多人計算在內的總數。這個數字的依據也許是一些在公元1世紀廣泛流傳的《希伯來語經卷》抄本。有很多年的時間,學者們一直知道在希臘語《七十子譯本》中,創世記46:27和出埃及記1:5都用了「75」這個數字。到了20世紀,死海古卷被人發現,其中包含兩份出埃及記1:5的殘片,而在這兩份用希伯來語抄寫的殘片中,經文用的數字也是「75」。司提反所用的數字可能就是基於這些古老抄本中的一份。無論哪一種看法是正確的,司提反提到的人數只是反映出,在計算雅各子孫的總數時有另一種方法。

    人 希臘語是psy·kheʹ(普緒克,有些中文譯本譯作「靈魂」),在這裡指活著的人。(另見詞語解釋「尼發希;普緒克」)

參考經文

  • +創 45:9-11
  • +創 46:27; 申 10:22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2002/9/15刊27頁

  • 出版物索引

    《守》02 9/15 27;

    w83 12/1 30

使徒行傳 7:15

參考經文

  • +創 46:29; 申 26:5
  • +創 49:33
  • +出 1:6

使徒行傳 7:16

參考經文

  • +創 23:16; 出 13:19; 書 24:32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256-257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256-257;

    w77 7/1 415-6

使徒行傳 7:17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98/9/15刊12-13頁

  • 出版物索引

    《守》98 9/15 12-13

使徒行傳 7:18

參考經文

  • +出 1:7, 8

使徒行傳 7:19

參考經文

  • +出 1:10, 22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2 8/15 497

使徒行傳 7:20

  • 非常漂亮 這個希臘語詞組在原文裡的字面意思是「對上帝來說是漂亮的」。這個詞組跟一個閃米特慣用語相關,後者用來形容某人或某物是同類當中「最……的」。在本節經文,這個詞組可能同時表達了「極其漂亮」和「在上帝眼中是漂亮的」這兩層意思。(參看出2:2)有些學者認為,這個詞組不僅可以指一個人的外表,也可以指在上帝看來這個人具有的內在特質。類似的語法結構也出現在約拿書3:3,經文把尼尼微描述為一座「非常大的城」,而這個詞組在希伯來語原文的字面意思是「對上帝來說很大的城」。(關於其他類似的例子,另見創23:6及腳注;詩36:6及腳注)

腳注

  • *

    又譯「撫養」。

參考經文

  • +出 2:2; 來 11:23

索引

  • 檢索手冊

    《警醒!》

    2004/4/8刊20頁

  • 出版物索引

    《警》04 4/8 20;

    w72 8/15 497

使徒行傳 7:21

參考經文

  • +出 2:3
  • +出 2:5, 10

使徒行傳 7:22

  • 接受了埃及最好的教育 司提反在公議會面前的發言,包含了《希伯來語經卷》沒有提及的一些猶太歷史資料。例如,只有司提反提到摩西在埃及接受的教育。(關於其他類似的例子,另見徒7:23,30,53的注釋)

腳注

  • *

    直譯「埃及人的一切智慧」。

參考經文

  • +出 11:3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32,531,699-700,1124頁

    《洞悉聖經》(下冊)1174頁

    《守望台》

    2014/10/15刊30頁

    2012/6/15刊21頁

    2007/3/15刊19頁

    2002/6/15刊10頁

  • 出版物索引

    《守》14 10/15 30;《守》12 6/15 21;《洞悉上》 32, 531, 699-700, 1124;《洞悉下》 1174;《守》07 3/15 19;《守》02 6/15 10;

    g65 1/8 18; w64 6/1 340; w63 10/1 590

使徒行傳 7:23

  • 40歲的時候 司提反在公議會面前的發言,包含了《希伯來語經卷》沒有提及的一些猶太歷史資料。例如司提反透露,摩西是在40歲的時候逃離埃及的。(關於其他類似的例子,另見徒7:22,30,53的注釋)

    心裡有了個想法 又譯「有個念頭出現」或「做了個決定」。這裡的希臘語原文跟一個希伯來慣用語類似。(參看賽65:17;結38:10)

    以色列人 見詞語解釋「以色列」。

參考經文

  • +出 2:11, 12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65 12/15 748

使徒行傳 7:24

參考經文

  • +來 11:24, 25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65 12/15 748

使徒行傳 7:26

參考經文

  • +出 2:13

使徒行傳 7:27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65 12/15 748

使徒行傳 7:28

參考經文

  • +出 2:14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65 12/15 748

使徒行傳 7:29

參考經文

  • +出 2:15, 21, 22; 18:2-4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65 12/15 748

使徒行傳 7:30

  • 40年 《希伯來語經卷》並沒有明確地說,摩西在米甸住了多少年。但在本節經文,司提反透露了相關的猶太歷史資料,這是聖經此前沒有記載的。他說摩西逃到米甸的時候40歲(出2:11;徒7:23),在那裡住了大約40年。因此,本節經文說的40年看來就是從公元前1553年到前1513年之間的那段時期。司提反提到的時間跟關於摩西的其他記載是一致的。例如聖經說,摩西在80歲的時候去對法老說話(出7:7),並且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聖經也說,摩西在曠野流浪40年後,於120歲時去世。(申34:7;徒7:36)

    一位天使 司提反在這裡提到的是出埃及記3:2記載的事,那節經文的希伯來語原文說的是「耶和華的天使」。大多數希臘語抄本在這裡寫的都是「一位天使」,但也有少數希臘語抄本和某些語言的古老譯本寫的是「主[或耶和華]的天使」。此外,《希臘語經卷》的一些希伯來語譯本(即附錄C4中的J7, 8, 10-12, 14-17, 28)在本節經文使用了代表上帝名字的四個希伯來字母,寫的是「耶和華的天使」。

參考經文

  • +出 3:1-4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64 8/1 470

使徒行傳 7:31

  • 耶和華的聲音 司提反在這裡(徒7:30-34)提到的是出埃及記3:2-10記載的事。第4節說,「耶和華」通過天使呼喚摩西,在第6節,「耶和華」繼續跟摩西說話,說的話就是後來使徒行傳7:32引述的內容。意思為「耶和華的聲音」的希伯來語詞組(中文往往譯作「耶和華……的話」)經常出現在《希伯來語經卷》中,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意思為「聲音」的希伯來語詞,另一個是代表上帝名字的四個希伯來字母。(以下是一些例子:創3:8;出15:26;申5:25;8:20;15:5;18:16;26:14;27:10;28:1,62;書5:6;撒上12:15;王上20:36;詩106:25;賽30:31;耶3:25;但9:10;亞6:15)值得留意的是,在《七十子譯本》的一份公元前1世紀的殘片裡(屬於《福阿德紙莎草紙殘片266號》),申命記26:14;27:10;28:1,62中出現「耶和華的聲音」這個詞組的地方,上帝的名字都是用方體希伯來字母書寫的,夾在希臘字母之間。儘管現存的希臘語抄本在使徒行傳7:31寫的都是「主的聲音」,但《新世界譯本》在正文中使用「耶和華的聲音」這個譯法是有理由的,具體解釋見以下參考資料:附錄C1;附錄C3的簡介和徒7:31。

使徒行傳 7:32

參考經文

  • +出 3:6; 可 12:26; 路 20:37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69 10/1 598

使徒行傳 7:33

  • 耶和華對他說 司提反在這裡提到的是出埃及記3:2-10記載的事,而那段記載清楚表明,通過天使跟摩西說話的就是耶和華。使徒行傳7:33,34裡的引文主要取自出埃及記3:5,7,而第7節裡介紹說話者的部分在希伯來語原文中的字面意思是「耶和華說」。(另見附錄C3的簡介和徒7:33)

參考經文

  • +出 3:5

使徒行傳 7:34

參考經文

  • +出 2:23, 24; 3:9; 申 26:6, 7
  • +出 3:7, 8, 10

使徒行傳 7:35

  • 拯救以色列人 譯自希臘語名詞ly·tro·tesʹ,其意思是「拯救者」「解放者」「救贖者」。這個詞源自意思為「使……獲得釋放或自由」「使……得到拯救」的希臘語動詞ly·troʹo·mai。這個詞也跟意思為「贖價」的希臘語名詞lyʹtron相關。(另見太20:28的注釋)聖經用這個詞的動詞形式來指耶穌基督帶來的拯救(路24:21;多2:14及腳注;彼前1:18及腳注),而他就是預言提到的像摩西一樣的先知(申18:15;徒7:37)。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成為他們的拯救者;類似地,耶穌基督通過獻出自己作為贖價,成為全人類的拯救者。

參考經文

  • +出 2:14; 徒 7:27
  • +出 4:19

使徒行傳 7:36

  • 40年間 這40年從公元前1513年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時開始,一直到公元前1473年他們進入應許之地時結束。在此之前以及這40年間,摩西施行了「種種神跡奇事」。例如,摩西回到埃及後,首先在以色列的所有長老面前施行了一些神跡。(出4:29-31)接著,在以色列人離開埃及之前的那段時間,摩西受上帝任用在法老和所有埃及人面前施行了很多驚人的神跡奇事。後來,在法老和他的軍隊葬身紅海這件事上,摩西也擔任了重要的角色。(出14:21-31;15:4;申11:2-4)在跟摩西有關的神跡中,非同尋常的一個是,在曠野的40年間每天都有嗎哪降下。直到公元前1473年初,以色列人開始吃迦南的出產時,這個神跡才結束。(出16:35;書5:10-12)

    奇事 又譯「異兆」。(另見徒2:19的注釋)

參考經文

  • +出 12:41
  • +出 7:3; 8:5; 9:10; 詩 105:27-36
  • +出 14:21, 22; 15:4, 5; 來 11:29
  • +出 16:35; 民 14:33, 34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236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236;

    w65 12/15 747; w63 11/15 703

使徒行傳 7:37

  • 上帝 這裡引用的是申命記18:15,經文使用的字眼是「你的上帝耶和華」,而在希伯來語原文裡,這個詞組包含代表上帝名字的四個希伯來輔音字母(相當於英語的YHWH)。司提反在引用「你的上帝耶和華」這個詞組時省略了一些字眼,只是說「上帝」。彼得在使徒行傳3:22也引用了同一節經文,而他則保留了整個詞組。(另見徒3:22的注釋)《希臘語經卷》的一些希伯來語譯本在這裡也用了上帝的名字,翻譯出來就是「你的上帝耶和華」(J7, 8, 10-17)或「耶和華上帝」(J28)。(另見附錄C4)少數希臘語抄本的這個部分可以翻譯為「主上帝」,或者「耶和華上帝」(具體理由見附錄C)。不過,絕大多數希臘語抄本和某些語言的古老譯本在這裡寫的都只是「上帝」。

參考經文

  • +申 18:15, 18; 徒 3:22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3 5/15 302; w65 9/1 520

使徒行傳 7:38

  • 以色列人 直譯「會眾」,希臘語是ek·kle·siʹa。在本節經文的原文裡,從埃及被呼召出來的以色列人被描述為一群「會眾」。在《希伯來語經卷》中,希伯來語詞qa·halʹ(《新世界譯本》通常譯作「會眾」)源自一個意思為「召集」的詞根。(民20:8;申4:10)當聖經把以色列人描述為一個有組織的群體時常常會用這個希伯來語詞,以下是一些例子:「以色列全會眾」(利16:17;書8:35;王上8:14)、「上帝的會眾」(尼13:1)、「耶和華的會眾」(申23:2,3;彌2:5;民20:4;代上28:8)。《七十子譯本》常常用希臘語詞ek·kle·siʹa來翻譯希伯來語詞qa·halʹ(例如詩22:22[在《七十子譯本》裡是21:23],而《希臘語經卷》正是用這個希臘語詞來指「會眾」的。(另見太16:18;徒5:11的注釋)

腳注

  • *

    又譯「活的」。

參考經文

  • +出 19:3; 申 5:27
  • +徒 7:53; 加 3:19
  • +出 21:1; 申 9:10; 羅 3:1, 2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215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215;

    w73 5/15 302; w64 1/1 20

使徒行傳 7:39

參考經文

  • +民 14:3, 4
  • +出 16:3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su 169-70

使徒行傳 7:40

參考經文

  • +出 32:1, 23

使徒行傳 7:41

參考經文

  • +出 32:4, 6

使徒行傳 7:42

  • 天上的一切 直譯「天上的軍隊」,看來指天上的星體。

參考經文

  • +王下 17:16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1113-1114頁

    《守望台》

    2000/11/15刊14-15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1113-1114;《守》00 11/15 14;

    w81 2/15 22

使徒行傳 7:43

參考經文

  • +王上 11:7
  • +耶 25:11; 摩 5:25-27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735,899頁

    《洞悉聖經》(下冊)74,612,1113-1114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735, 899;《洞悉下》 74, 612, 1113-1114;

    im 263

使徒行傳 7:44

  • 存放聖諭的帳幕 直譯「見證的會幕」。路加使用的希臘語詞組也許是受《七十子譯本》的影響,因為那個譯本就用了直譯為「見證的會幕」的希臘語詞組,來翻譯意思為「會幕」的希伯來語詞組。(出27:21;28:43;民1:1)以色列人在曠野流浪期間,會幕就是存放約櫃的地方,而約櫃裡放置的主要是「兩塊聖諭版」。在聖經裡,「聖諭」一般指寫在兩塊石版上的十誡。(出25:16,21,22;31:18;32:15)譯作「聖諭」的希伯來語詞,源自意思為「見證」的動詞,也可以翻譯為「提醒」。來自上帝的提醒,即聖諭,就放在保存聖物的約櫃裡。(另見詞語解釋「聖諭」「約櫃」和「至聖所」)

    樣式 這個詞出現在希伯來書8:5以及《七十子譯本》的出埃及記25:40時,表達的意思跟這裡相同。

參考經文

  • +出 25:40; 來 8:5

使徒行傳 7:45

  • 約書亞 這裡指的是帶領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的領袖。(申3:28;31:7;書1:1,2)希伯來語名字「約書亞」的意思是「耶和華是拯救」。在這裡,路加用的是這個希伯來語名字的希臘語拼法I·e·sousʹ(伊埃蘇斯)。同一個名字的拉丁語拼法是Iesus(耶蘇斯)。(另見附錄A4)在聖經時代,這個名字在猶太人當中很常見。《希臘語經卷》提到以下四個希臘語名字為I·e·sousʹ的人:約書亞,努恩的兒子,摩西的接班人(徒7:45;來4:8);耶數,耶穌基督的一個祖先(路3:29);耶穌基督(太1:21);耶數,一個基督徒,跟保羅一起工作的夥伴,看來他是個猶太人(西4:11)。除了聖經記載的這幾個人之外,約瑟夫斯還提到其他一些叫這個名字的人。

參考經文

  • +創 17:1, 8; 48:3, 4; 申 32:48, 49; 書 23:9; 24:18
  • +申 3:28; 31:3; 書 3:14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60 4/1 105

使徒行傳 7:46

腳注

  • *

    又譯「尋找」。

參考經文

  • +撒下 7:2; 代上 22:7; 詩 132:1-5

使徒行傳 7:47

參考經文

  • +王上 6:1, 38; 代上 17:11, 12

使徒行傳 7:48

  • 人建造的殿宇 又譯「人手建造的[地方或東西]」,希臘語是khei·ro·poiʹe·tos。這個希臘語詞也出現在使徒行傳17:24(「人[手]建造的」)和希伯來書9:11,24(「人手建造的」)。

參考經文

  • +代下 6:18; 徒 17:24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49頁

    《守望台》

    1990/7/1刊16-17頁

    《感示》78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49;《感示》 78;《守》90 7/1 16-17;

    w63 6/15 364; w63 10/1 589

使徒行傳 7:49

  • 耶和華 這裡引用的經文是以賽亞書66:1,在希伯來語原文裡,經文出現了代表上帝名字的四個希伯來輔音字母(相當於英語的YHWH)。這裡譯作「耶和華說」的希臘語詞組跟以賽亞書66:1,2的兩個希伯來語詞組相對應:一個是第1節開頭的「耶和華說」,另一個是第2節中間的「這是耶和華宣告的」。(另見附錄C)

參考經文

  • +詩 11:4
  • +太 5:34, 35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49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49;

    w63 10/1 589

使徒行傳 7:50

參考經文

  • +賽 66:1, 2; 來 3:4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49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49

使徒行傳 7:51

  • 頑固不化 直譯「硬著頸項」。這個希臘語詞在《希臘語經卷》裡只出現過這一次,但《七十子譯本》有好幾次用這個詞來翻譯一個意思類似的希伯來語詞組。(出33:3,5及腳注;34:9及腳注;申9:6及腳注;箴29:1及腳注)

    心和耳朵都沒有接受過割禮 這是個比喻的說法,形容人頑固不化、無動於衷,源自《希伯來語經卷》。(利26:41及腳注;耶9:25,26;結44:7,9)在耶利米書6:10,「他們的耳朵堵住了」這句話可以直譯為「他們的耳朵沒有受割禮」(腳注)。人聽到上帝的指引後如果毫無反應,內心麻木,就會被形容為心和耳朵都沒有接受割禮。

參考經文

  • +出 33:3, 5; 利 26:41; 耶 6:10
  • +賽 63:10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395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395;

    w72 1/15 58; w70 5/15 314; g66 11/8 31; w65 8/15 495; w61 6/15 384

使徒行傳 7:52

參考經文

  • +代下 36:16
  • +太 23:31
  • +賽 53:8; 徒 3:13, 14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1244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1244;

    w65 8/15 495; w61 6/15 384

使徒行傳 7:53

  • 天使傳達的 司提反在公議會面前的發言,包含了《希伯來語經卷》沒有提及的一些猶太歷史資料。例如司提反透露,摩西法典是上帝通過天使們頒布的。(加3:19;來2:1,2;關於其他類似的例子,另見徒7:22,23,30的注釋)

參考經文

  • +徒 7:38; 加 3:19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63 5/1 267; g63 6/8 29; w61 6/15 384; w61 7/15 448

使徒行傳 7:54

  • 惱羞成怒 又譯「感覺被割傷一樣」。這個希臘語詞組只出現在本節經文和使徒行傳5:33,字面意思是「被鋸開」,但在這兩節經文裡都用作比喻,形容一種非常強烈的感受。

    咬牙切齒 形容痛苦、絕望或憤怒的樣子。人咬牙切齒時,也許還會有罵人、打人等粗魯的行為。在本節經文,這個詞組顯然用來形容勃然大怒的樣子。(伯16:9;另見太8:12的注釋)

參考經文

  • +徒 5:33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46,50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46, 50;

    w79 2/1 4; w72 1/15 58; w62 4/15 228

使徒行傳 7:55

  • 耶穌站在上帝右邊 司提反看到了詩篇110:1預告的景象,也就是耶穌在天上,站在上帝的右邊。他是第一個為這件事作證的人。右手被視為具有象徵意義,代表重要性很高。在統治者的右手那一邊意味著地位僅次於統治者(羅8:34;彼前3:22),或得到他的認可。(另見太25:33;可10:37;路22:69的注釋)

參考經文

  • +詩 110:1; 太 26:64; 弗 1:20; 西 3:1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275頁

    《守望台》(公眾版)

    2016.6期4-5頁

    《守望台》

    2009/11/1刊7頁

    2004/8/1刊8頁

    1992/2/1刊23頁

    1990/7/1刊17頁

  • 出版物索引

    《守眾》16.6 4-5;《洞悉下》 275;《守》09 11/1 7;《守》04 8/1 8;《守》92 2/1 23;《守》90 7/1 17;

    im 97; w65 6/1 352

使徒行傳 7:56

  • 人子 見詞語解釋。

參考經文

  • +但 7:13
  • +羅 8:34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55,275,317頁

    《守望台》(公眾版)

    2016.6期4-5頁

  • 出版物索引

    《守眾》16.6 4-5;《洞悉下》 55, 275, 317;

    im 97; w64 12/15 751

使徒行傳 7:57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62 4/15 228

使徒行傳 7:58

  • 掃羅 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求問[上帝]」或「詢問[上帝]」。掃羅屬於「便雅憫部族,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腓3:5),他也有個羅馬名字,就是保羅(意思是「小」或「微小」)。掃羅生來就是羅馬公民(徒22:28),因此他的猶太裔父母也許給他取了個羅馬名字,這個推論是很合理的。他很可能從小就有這兩個名字。至於他的父母為什麼給他取名掃羅,也許有以下幾個理由。在傳統上,便雅憫部族的人都認為「掃羅」是個尊貴的名字,因為全以色列的第一個國王就是名叫掃羅的便雅憫人。(撒上9:2;10:1;徒13:21)他的父母之所以給他起名掃羅,也可能是因為喜歡這個名字的含意。還有一種可能性是,他的父親名叫掃羅,而照父親的名字給孩子起名是以色列人的傳統做法。(參看路1:59)無論掃羅這個名字的由來是什麼,他跟猶太人在一起時,特別是在接受法利賽派的教育以及屬於法利賽派的那段時間,用的都是這個希伯來語名字。(徒22:3)看來,在他成為基督徒之後的最初十多年裡,人們大多數時候都用這個希伯來語名字稱呼他。(徒11:25,30;12:25;13:1,2,9)

參考經文

  • +利 24:14, 16; 太 23:37; 約 16:2
  • +申 17:7
  • +徒 8:1; 22:20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99/5/15刊29頁

  • 出版物索引

    《守》99 5/15 29

使徒行傳 7:59

  • 請求說:「主耶穌啊……」 正如第55和56節記述的,司提反在異象裡「看見天開了,人子站在上帝右邊」。可見,司提反清楚知道耶穌和耶和華是兩位不同的個體。司提反也知道,耶和華已經把復活死人的能力和權力賜給了耶穌。因此,司提反直接對剛剛在異象裡看到的耶穌說話,求他保全自己的「生命」是非常自然的。(約5:27-29)司提反在跟耶穌說話時用了「主耶穌」(希臘語是Kyʹri·e I·e·souʹ)這個稱呼。雖然希臘語詞Kyʹri·os在《希臘語經卷》裡既可以指耶和華上帝也可以指耶穌基督,但上下文清楚表明這裡的Kyʹri·os指的是耶穌。本節經文中譯作「請求」的希臘語詞是e·pi·ka·leʹo,並不是《希臘語經卷》中常常譯作「禱告」的希臘語詞。但有些聖經譯本卻把這個詞譯作「禱告」,讓人以為司提反是在直接向耶穌禱告。不過,根據可靠的參考資料,這裡使用的希臘語詞e·pi·ka·leʹo的意思是「呼求」「求告」「向權威上訴」,而這個詞也常常是這樣翻譯的。(徒2:21;9:14;羅10:13;提後2:22)這個詞也用來翻譯保羅的話:「我要向凱撒上訴!」(徒25:11)因此,我們沒有理由認為司提反是在直接向耶穌禱告。合理的結論是,司提反因為在異象裡看到了耶穌,就覺得可以向他提出請求。(另見徒7:60的注釋)

    生命 直譯「普紐馬」,希臘語是pneuʹma。(另見詞語解釋「魯阿;普紐馬」)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342頁

    《守望台》

    2008/5/15刊31頁

    2005/1/1刊31頁

    1994/12/15刊24頁

    1990/7/1刊17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342;《守》08 5/15 31;《守》05 1/1 31;《警》98 6/8 29;《守》94 12/15 24;《守》90 7/1 17;

    w80 12/1 14; w73 10/1 600

使徒行傳 7:60

  • 耶和華 現存的希臘語抄本在這裡寫的都是「主」(Kyʹri·os)。在《希臘語經卷》裡,這個頭銜常用來指耶和華上帝或耶穌基督,具體指哪一位要視上下文而定。在本節經文,這個頭銜指的看來是耶和華上帝,以下是幾個理由。司提反在這裡說的話跟耶穌在路加福音23:34對天父說的話很相似,耶穌說:「父親啊,求你寬恕他們,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路加在使徒行傳7:2-53記述司提反的話時,總共在三個地方使用了Kyʹri·os一詞,這三個地方都直接引用或間接提到《希伯來語經卷》的經文,而那些經文談論的很明顯都是上帝。(另見徒7:31,33,49的注釋)很多聖經評注家和譯者也都同意,這三個地方的Kyʹri·os指的都是耶和華。(另見附錄C)儘管有些人聲稱,由於Kyʹri·os一詞出現在使徒行傳7:59,而司提反在那裡清楚表示他說的是「主耶穌」,因此使徒行傳7:60裡的Kyʹri·os指的也是耶穌,但這個說法的依據並不充分。事實上,在第59節和第60節司提反說的這兩句話之間,有個自然的停頓。司提反本來是站著的,後來卻跪了下來,他這樣做很可能是為了向耶和華禱告。(參看路22:41;徒9:40;20:36;21:5,在那些經文裡,跪下這個舉動都是跟向上帝禱告聯繫在一起的)因此,司提反離世前的最後一句話,看來是他向全能的上帝耶和華說的禱告。此外,使徒行傳7:56說,司提反看見「天開了,人子站在上帝右邊」,所以他對耶穌說話(第59節)之後轉而對耶和華說話(第60節),是很自然的。《希臘語經卷》的一些希伯來語譯本(即附錄C4中的J17, 18, 22, 23)在第60節使用了代表上帝名字的四個希伯來字母,但在翻譯第59節中「主耶穌」這個詞組時卻沒有這樣做。(另見附錄C3的簡介和徒7:60)

    他就長眠了 在聖經裡,譯作「睡覺」或「長眠」的希臘語詞既可以指實際的睡眠(太28:13;路22:45;約11:12;徒12:6),也可以指在死亡中沉睡(約11:11;徒7:60;13:36;林前7:39;15:6,51;彼後3:4)。當這個希臘語詞用來指死亡時,聖經譯者往往會用「長眠」這個譯法,或直接翻譯為「死了」,以免引起誤解。在聖經裡,「睡著」一詞用作比喻時,描述的對象都是那些因遺傳了亞當的罪而死的人。(另見可5:39;約11:11的注釋)

參考經文

  • +太 5:44; 路 23:34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5 2/15 119; w73 10/1 600; w67 4/1 205; g63 6/8 6; w62 4/15 235

譯本對照

點選經節數字,查看該節經文在其他聖經譯本中的譯法

引文

徒 7:3創 12:1
徒 7:7創 15:14
徒 7:26出 2:13
徒 7:28出 2:14
徒 7:32出 3:6
徒 7:33出 3:5
徒 7:34出 3:7, 8, 10
徒 7:35出 2:14
徒 7:37申 18:15
徒 7:40出 32:1

總類

徒 7:2創 11:31
徒 7:4創 11:32
徒 7:4創 12:4, 5; 來 11:8
徒 7:5創 15:2
徒 7:5創 12:7; 13:14, 15; 17:1, 8
徒 7:6創 15:13; 出 12:40
徒 7:7出 3:12
徒 7:8創 17:9, 10
徒 7:8創 21:1-3
徒 7:8創 21:4
徒 7:9創 37:9-11
徒 7:9創 37:28; 45:4
徒 7:9創 39:2, 3
徒 7:10創 39:21
徒 7:10創 41:38-46; 45:8; 詩 105:21, 22
徒 7:11創 41:54; 42:5
徒 7:12創 42:2, 6
徒 7:13創 45:1, 16
徒 7:14創 45:9-11
徒 7:14創 46:27; 申 10:22
徒 7:15創 46:29; 申 26:5
徒 7:15創 49:33
徒 7:15出 1:6
徒 7:16創 23:16; 出 13:19; 書 24:32
徒 7:18出 1:7, 8
徒 7:19出 1:10, 22
徒 7:20出 2:2; 來 11:23
徒 7:21出 2:3
徒 7:21出 2:5, 10
徒 7:22出 11:3
徒 7:23出 2:11, 12
徒 7:24來 11:24, 25
徒 7:29出 2:15, 21, 22; 18:2-4
徒 7:30出 3:1-4
徒 7:32可 12:26; 路 20:37
徒 7:34出 2:23, 24; 3:9; 申 26:6, 7
徒 7:35徒 7:27
徒 7:35出 4:19
徒 7:36出 12:41
徒 7:36出 7:3; 8:5; 9:10; 詩 105:27-36
徒 7:36出 14:21, 22; 15:4, 5; 來 11:29
徒 7:36出 16:35; 民 14:33, 34
徒 7:37申 18:18; 徒 3:22
徒 7:38出 19:3; 申 5:27
徒 7:38徒 7:53; 加 3:19
徒 7:38出 21:1; 申 9:10; 羅 3:1, 2
徒 7:39民 14:3, 4
徒 7:39出 16:3
徒 7:40出 32:23
徒 7:41出 32:4, 6
徒 7:42王下 17:16
徒 7:43王上 11:7
徒 7:43耶 25:11; 摩 5:25-27
徒 7:44出 25:40; 來 8:5
徒 7:45創 17:1, 8; 48:3, 4; 申 32:48, 49; 書 23:9; 24:18
徒 7:45申 3:28; 31:3; 書 3:14
徒 7:46撒下 7:2; 代上 22:7; 詩 132:1-5
徒 7:47王上 6:1, 38; 代上 17:11, 12
徒 7:48代下 6:18; 徒 17:24
徒 7:49詩 11:4
徒 7:49太 5:34, 35
徒 7:50賽 66:1, 2; 來 3:4
徒 7:51出 33:3, 5; 利 26:41; 耶 6:10
徒 7:51賽 63:10
徒 7:52代下 36:16
徒 7:52太 23:31
徒 7:52賽 53:8; 徒 3:13, 14
徒 7:53徒 7:38; 加 3:19
徒 7:54徒 5:33
徒 7:55詩 110:1; 太 26:64; 弗 1:20; 西 3:1
徒 7:56但 7:13
徒 7:56羅 8:34
徒 7:58利 24:14, 16; 太 23:37; 約 16:2
徒 7:58申 17:7
徒 7:58徒 8:1; 22:20
徒 7:60太 5:44; 路 23:34
  •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閱讀 新世界譯本 (nwt)
  • 閱讀 新世界譯本 (bi12)
  • 閱讀 和合本 (sbi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使徒行傳 7:1-60

使徒行傳

7 大祭司說:「真的有這樣的事嗎?」2 司提反說:「各位父老兄弟,請聽我說。我們的祖先亞伯拉罕在美索不達米亞,還沒有移居哈蘭+的時候,榮耀的上帝向他顯現,3 對他說:『你要離開家鄉和親戚,前往我將要指示你的地方+。』4 他就離開迦勒底人的地方,移居哈蘭。他父親死後+,上帝吩咐他搬到你們現在住的這個地方+。5 可是在這裡,上帝沒有給他產業,連腳掌那麼大的地方也沒有給他。雖然他當時還沒有兒女+,但上帝承諾要把這片土地賜給他和他的後代作為產業+。6 上帝說,他的後代會僑居外地,當地的人會奴役他們,苛待他們400年+。7 上帝還說:『我要懲罰那個奴役他們的國家+。之後,他們會離開那裡,在這個地方敬奉我+』。

8 「上帝跟亞伯拉罕訂立了割禮之約+。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出生後第八天接受割禮+。後來以撒成為雅各的父親,雅各成為12個家族首領的父親。9 這些首領嫉妒約瑟+,把他賣去埃及+。可是上帝與他同在+,10 把他從一切患難中救出來+,賜給他智慧,讓他得到埃及王法老的喜愛。法老就派他管理埃及和法老的王宮+。11 後來整個埃及和迦南地區鬧饑荒,災情十分嚴重。我們的祖先都沒東西吃了+。12 雅各聽說埃及有糧食,就派我們的祖先去那裡,這是第一次+。13 到第二次,約瑟跟兄弟們相認,法老也知道了約瑟原來還有家人+。14 之後,約瑟派人去通知父親雅各和所有親人+,他們就來了,一共75個人+。15 就這樣,雅各下到埃及+。後來他在那裡去世+,我們的祖先也一樣+。16 他們的骸骨都被送到示劍,安葬在亞伯拉罕在示劍買的墓穴中,是他用銀子從哈抹的族人那裡買來的+。

17 「上帝對亞伯拉罕的承諾快要實現的時候,我們的族人在埃及越來越多。18 後來有另一個國王登基統治埃及,他並不認識約瑟+。19 他用詭計迫害我們的民族,強迫我們的祖先遺棄嬰兒,不讓這些嬰兒活下去+。20 就在那個時候,摩西出生了。他非常漂亮,在父親家裡被哺育*了三個月+。21 他雖然被遺棄+,卻被法老的女兒抱回去,當作自己的兒子撫養成人+。22 就這樣,摩西接受了埃及最好的教育*,說話和辦事的能力都很強+。

23 「摩西40歲的時候,心裡有了個想法,要去看看他的弟兄以色列人的情況+。24 摩西看見有個以色列人受欺負,就挺身而出,把欺負他的埃及人殺了,替他報仇+。25 摩西以為弟兄們會看出上帝要通過他拯救他們,但他們並沒有看出來。26 第二天,摩西看到兩個以色列人打架,就上前調解,勸他們和好,說:『你們兩位是弟兄,為什麼要互相欺負呢?+』27 那個欺負人的卻推開他,說:『誰委任你做統治者和審判官來管我們?28 難道你想殺我,像你昨天殺那個埃及人一樣嗎?+』29 摩西聽見這些話,就逃往米甸。他在那裡僑居,有了兩個兒子+。

30 「40年後,在西奈山的曠野,一位天使在荊棘叢的火焰裡向摩西顯現+。31 摩西看見這個景象,十分驚訝,正想上前看個究竟,就聽見耶和華的聲音說:32 『我是你祖先的上帝,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上帝+。』摩西嚇得發抖,不敢再看。33 耶和華對他說:『把你的鞋脫下來,因為你站的地方是神聖的+。34 我的子民在埃及受到的壓迫,我確實看見了,他們的悲嘆,我也聽見了+。我下來是要拯救他們。現在,我要派你到埃及去+。』35 大家曾經棄絕這位摩西,對他說:『誰委任你做統治者和審判官?+』可是上帝通過荊棘叢中顯現的天使委任的就是他+,要他去統治和拯救以色列人。36 他把他們帶出來+,在埃及+和紅海+,以及在曠野的40年間+,施行了種種神跡奇事。

37 「就是這位摩西對以色列人說過:『上帝會從你的弟兄當中,為你委任一位像我一樣的先知+。』38 這位摩西跟以色列人一起在曠野,跟在西奈山對他說話+的天使+以及我們的祖先在一起。他領受了長存的*聖言,然後傳給我們+。39 我們的祖先卻不肯服從他,不願意接受他+,一心想回埃及去+。40 他們對亞倫說:『為我們造些神像在我們前頭引路吧,因為我們不知道那個帶我們離開埃及的摩西遭遇了什麼事+。』41 在那段時間,他們造了個牛犢像,向那個牛犢像獻祭,為自己造的東西歡慶作樂+。42 於是上帝離棄他們,任由他們敬奉天上的一切+,就像先知書上寫的一樣:『以色列人啊,在曠野的40年,你們獻上的祭牲和祭物,難道是獻給我的嗎?43 你們抬的其實是摩洛神+的帳篷和星神理番的像,這些都是你們自己製造,用來崇拜的神像。所以我要把你們放逐到一個比巴比倫還遠的地方+。』

44 「我們的祖先在曠野有個存放聖諭的帳幕,是上帝吩咐摩西按照他看見的樣式建造的+。45 我們的祖輩繼承了這個帳幕。上帝把列國從我們這些祖輩面前趕出去+以後,他們就跟約書亞一起把帳幕帶到原本屬於列國的土地上+。直到大衛的日子,帳幕都在那裡。46 深得上帝喜愛的大衛提出請求,讓他可以有幸為雅各的上帝建造*居所+。47 但後來為上帝建造聖殿的是所羅門+。48 其實至高者不會住在人建造的殿宇裡+,就像先知說的:49 『耶和華說,天是我的寶座+,地是我的腳凳+。你們能為我建造什麼樣的殿宇呢?哪裡能做我歇息的地方呢?50 這一切不都是我親手造的嗎?+』

51 「頑固不化、心和耳朵都沒有接受過割禮的人啊+,你們一直抗拒神聖力量。你們的祖先怎麼做,你們也怎麼做+。52 有哪位先知是你們的祖先沒有迫害過的呢?+那些預告正義的主會來臨的先知+,都被你們的祖先殺掉了,現在你們竟然連正義的主也出賣並殺害了+。53 你們領受了天使傳達的法典+,卻沒有遵守。」

54 他們聽見這些話,就惱羞成怒,對司提反咬牙切齒+。55 司提反充滿神聖力量,凝視著天空,看見上帝的榮耀,還看見耶穌站在上帝右邊+,56 就說:「我看見天開了,人子+站在上帝右邊+。」57 他們就高聲叫嚷,用手掩住耳朵,一起向他衝過去,58 把他趕出城外,拿石頭砸他+。那些作偽證的人+把外衣都放在一個名叫掃羅+的年輕人腳前。59 司提反被他們用石頭砸的時候,請求說:「主耶穌啊,我把生命交在你手裡了。」60 然後他跪下,大聲喊道:「耶和華啊,求你不要追究他們犯的這個罪+。」說完這句話,他就長眠了。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