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馬可福音 10
  •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馬可福音內容概要

    • F. 耶穌在比利阿一帶和耶利哥城附近傳道(10:1-52)

      • 耶穌談到有關結婚和離婚的事(10:1-12)

      • 耶穌祝福小孩(10:13-16)

      • 一個富有的人向耶穌提問(10:17-27)

      • 為王國作出犧牲會得到獎賞(10:28-31)

      • 耶穌第三次預告自己的死亡和復活(10:32-34)

      • 雅各和約翰請求在上帝的王國裡身居高位(10:35-45)

      • 耶穌在耶利哥附近治好了盲人巴提邁(10:46-52)

馬可福音 10:1

  • 約旦河對岸,猶地亞的邊界附近 看來指約旦河東岸的比利阿地區,特別是跟猶地亞交界的一帶。(另見太19:1的注釋以及附錄A7的地圖5)

多媒體資料

  • 約旦河東岸的比利阿

參考經文

  • +太 19:1, 2

索引

  • 檢索手冊

    《耶穌是道路》222頁

    《守望台》

    1989/10/15刊8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22;《人物》 95;《守》89 10/15 8

馬可福音 10:2

參考經文

  • +太 19:3

索引

  • 檢索手冊

    《耶穌是道路》222頁

    《守望台》

    1989/10/15刊8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22;《人物》 95;《守》89 10/15 8

馬可福音 10:4

  • 離婚文書 見太19:7的注釋。

參考經文

  • +申 24:1; 太 5:31; 19:7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631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631

馬可福音 10:5

參考經文

  • +太 19:8
  • +申 9:6; 徒 13:18

馬可福音 10:6

  • 創造的起頭 看來指人類受造的時候。耶穌在這裡說明,造物主創立了一男一女的婚姻安排,人類社會的基本單位就這樣形成了。

    上帝 直譯「他」。有些古抄本寫的是「上帝」,說得比較具體。

參考經文

  • +創 1:27; 5:2; 太 19:4

馬可福音 10:7

參考經文

  • +太 19:5

馬可福音 10:8

  • 一體 見太19:5的注釋。

參考經文

  • +創 2:24; 弗 5:31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研讀版)

    2018/12刊10-11頁

  • 出版物索引

    《守》18.12 10-11

馬可福音 10:9

  • 上帝結合的 又譯「上帝使他們同負一軛」。(另見詞語解釋「軛」)

參考經文

  • +太 19:6

索引

  • 檢索手冊

    《聖經問答》第184篇

    《守望台》(研讀版)

    2018/12刊10-11頁

    《聚會手冊》

    2018/5刊8頁

    《耶穌是道路》222頁

    《守望台》

    1989/10/15刊8頁

  • 出版物索引

    《聖經問答》 184;《道路》 222;《守》18.12 11;《聚會手冊》18.05 8;《人物》 95;《守》89 10/15 8

馬可福音 10:11

  • 跟妻子離婚 又譯「把妻子打發走」。要理解馬可在這裡記錄的耶穌的話,就要考慮馬太福音19:9,那裡更詳細地記錄了耶穌當時說的話,其中還有「要不是因為妻子淫亂」這一句。(另見太5:32的注釋)馬可福音中耶穌的話適用於跟離婚有關的不同情況,但不包括因為配偶淫亂(希臘語por·neiʹa)而導致的離婚。

    通姦,對妻子不忠 耶穌在這裡說的話表明,他絕不認同由拉比提倡而廣受接納的一個主張,即男人「無論用什麼理由跟妻子離婚」都是可以的。(太19:3,9)當時,大多數猶太人根本不覺得男人通姦就是「對妻子不忠」。他們的拉比說,從來只有妻子對丈夫不忠,絕對沒有丈夫通姦、對妻子不忠這種事。耶穌的話等於是要丈夫負起跟妻子同樣的道德義務,從而提高了婦女的地位,讓她們有尊嚴。

參考經文

  • +太 5:32; 19:9; 路 16:18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研讀版)

    2018/12刊11-12頁

    《洞悉聖經》(上冊)896頁

    《守望台》

    2012/9/1刊9頁

    1995/7/15刊18頁

  • 出版物索引

    《守》18.12 11-12;《守》12 9/1 9;《洞悉上》 896;《守》95 7/15 18;

    w61 7/15 435; w57 11/1 166, 171

馬可福音 10:12

  • 女人跟丈夫離婚 耶穌的話表明,他承認女人有權跟不忠的丈夫離婚,而這顯然是當時的猶太人無法接受的。可是按照耶穌的意思,基督徒無論是男是女都要遵守同樣的標準。

參考經文

  • +羅 7:3; 林前 7:12, 13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研讀版)

    2018/12刊11-12頁

    《洞悉聖經》(上冊)894,896頁

    《守望台》

    1995/7/15刊18-19頁

  • 出版物索引

    《守》18.12 11-12;《洞悉上》 894, 896;《守》95 7/15 18-19;

    w61 7/15 435; w57 11/1 166, 171

馬可福音 10:13

  • 小孩 當時在場的也許有不同年齡的孩子,因為這裡譯作「小孩」的希臘語詞除了指剛剛出生或出生不久的嬰孩(太2:8;路1:59),也指崖魯那12歲的女兒(可5:39-42)。平行記載路加福音18:15描述耶穌跟這群孩子一起時,則用了另一個希臘語詞,那個詞專指非常小的孩子,比如胎兒或嬰兒。(路1:41;2:12)

    請他把手放在小孩身上 意思是讓耶穌祝福他們。

參考經文

  • +太 19:13; 路 18:15

索引

  • 檢索手冊

    《跟隨》139-140頁

    《耶穌是道路》222頁

    《守望台》

    2000/2/15刊15-16頁

    1998/11/1刊30頁

    1989/10/15刊9頁

    1988/11/1刊10-12頁

    1987/6/1刊13頁

  • 出版物索引

    《跟隨》 139-140;《道路》 222;《守》00 2/15 15-16;《守》98 11/1 30;《人物》 95;《守》89 10/15 9;《守》88 11/1 10-12;《守》87 6/1 13;

    w74 12/15 745

馬可福音 10:14

參考經文

  • +太 18:4; 19:14; 路 18:16; 彼前 2:2

索引

  • 檢索手冊

    《跟隨》139-140頁

    《洞悉聖經》(上冊)797頁

    《耶穌是道路》222頁

    《守望台》

    1998/11/1刊30頁

    1989/10/15刊9頁

    1988/11/1刊10-12頁

    1987/8/15刊31頁

    1987/6/1刊13頁

  • 出版物索引

    《跟隨》 139-140;《道路》 222;《洞悉上》 797;《守》98 11/1 30;《人物》 95;《守》89 10/15 9;《守》88 11/1 10-12;《守》87 6/1 13;《守》87 8/15 31;

    w85 5/15 26; w74 12/15 745; w62 11/15 681

馬可福音 10:15

  • 像小孩一樣 意思是擁有一般小孩都有的美好特質,包括謙卑、喜歡學習、信任別人、樂於接受指導。(太18:5)

參考經文

  • +太 18:3; 路 18:17

索引

  • 檢索手冊

    《耶穌是道路》222頁

    《守望台》

    2007/2/1刊10-11頁

    1989/10/15刊9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22;《守》07 2/1 10-11;《人物》 95;《守》89 10/15 9;

    w74 12/15 745; w72 8/15 495

馬可福音 10:16

  • 用臂膀摟著孩子 只有馬可福音提到了這個細節。譯作「用臂膀摟著……」的希臘語詞只出現在這裡和馬可福音9:36,也可以翻譯為「擁抱」。那些帶孩子來見耶穌的人本來只是希望他「把手放在小孩身上」(可10:13),但他卻把孩子摟在懷裡,這讓那些人喜出望外。耶穌是家裡的老大,至少有六個弟弟妹妹,所以很明白小孩子的需要。(太13:55,56)耶穌不但摟著孩子,還「祝福他們」。原文在這裡用了意思為「祝福」的希臘語詞的強調詞形,這也許顯示耶穌祝福他們的時候多麼親切溫柔。

參考經文

  • +可 9:36

索引

  • 檢索手冊

    《跟隨》139-140頁

    《耶穌是道路》222頁

    《守望台》

    2009/9/15刊10頁

    2000/2/15刊16頁

    1998/11/1刊30-31頁

    1989/10/15刊9頁

    1988/11/1刊10-11頁

    1987/6/1刊13頁

  • 出版物索引

    《跟隨》 139-140;《道路》 222;《守》09 9/15 10;《守》00 2/15 16;《守》98 11/1 30-31;《人物》 95;《守》89 10/15 9;《守》88 11/1 10-11;《守》87 6/1 13;

    w85 5/15 26; w74 12/15 745; g74 2/8 21

馬可福音 10:17

  • 良善的老師 這個人看來把「良善的老師」當作一個特別的頭銜,他這樣稱呼耶穌是想要奉承他,因為當時的宗教領袖都喜歡別人用這一類的頭銜來尊稱他們。雖然耶穌不反對人稱呼他為「老師」和「主」(約13:13),但他總是把所有榮耀都歸給他的天父。

參考經文

  • +太 19:16-22; 路 18:18-23

索引

  • 檢索手冊

    《跟隨》5-6頁

    《親近》271頁

    《洞悉聖經》(上冊)934頁

    《耶穌是道路》224頁

    《守望台》

    2009/8/15刊7-8頁

    2008/2/15刊30頁

    2000/6/1刊11-12頁

    1989/11/1刊8頁

    1986/12/15刊11頁

    《推理》353頁

  • 出版物索引

    《跟隨》 5-6;《親近》 271;《道路》 224;《洞悉上》 934;《守》09 8/15 7-8;《守》08 2/15 30;《推理》 353;《守》00 6/1 11-12;《人物》 96;《守》89 11/1 8;《守》86 12/15 11;

    w76 2/1 72

馬可福音 10:18

  • 沒有誰配稱為良善的,除了一位,就是上帝 耶穌在這裡承認,耶和華是良善的至高典範,是至高的主宰,只有他才有權制定標準,決定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亞當和夏娃反叛上帝,吃了決定善惡之樹的果子,妄圖得到制定善惡標準的權力。(創2:17;3:4-6)耶穌卻截然不同,他謙卑地承認,制定標準的權力只屬於他的天父。上帝已經吩咐人在聖經裡記下他的誡命,為「善」下了明確的定義。(可10:19)

參考經文

  • +詩 86:5; 太 19:17; 路 18:19

索引

  • 檢索手冊

    《親近》271頁

    《洞悉聖經》(上冊)934頁

    《洞悉聖經》(下冊)792頁

    《耶穌是道路》224頁

    《守望台》

    2008/2/15刊30頁

    1989/11/1刊8頁

    《推理》353頁

  • 出版物索引

    《親近》 271;《道路》 224;《洞悉上》 934;《洞悉下》 792;《守》08 2/15 30;《推理》 353;《人物》 96;《守》89 11/1 8;

    lp 87; w76 2/1 72; w76 3/1 158; w71 12/1 709

馬可福音 10:19

腳注

  • *

    又譯「孝敬」。

參考經文

  • +出 20:13; 申 5:17; 太 5:21; 約一 3:15
  • +出 20:14; 申 5:18
  • +出 20:15; 申 5:19
  • +出 20:16; 申 5:20
  • +利 19:13
  • +出 20:12; 申 5:16; 弗 6:2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86/12/15刊11頁

  • 出版物索引

    《守》86 12/15 11

馬可福音 10:20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86/12/15刊11頁

  • 出版物索引

    《守》86 12/15 11

馬可福音 10:21

  • 就愛他 只有馬可提到耶穌愛這個富有的年輕人。(太19:16-26;路18:18-30)馬可很可能是從感情豐富的彼得那裡,知道了耶穌對這個人有什麼感覺。(另見「馬可福音簡介」)

參考經文

  • +太 19:21, 22; 路 18:22, 23

索引

  • 檢索手冊

    《跟隨》5-8頁

    《守望台》(研讀版)

    2019/9刊24頁

    《耶穌是道路》224-225頁

    《守望台》

    2007/10/1刊3-4頁

    1989/11/1刊8-9頁

    1986/12/15刊11-12頁

    《警醒!》

    2003/3/8刊10-11頁

  • 出版物索引

    《跟隨》 5-8;《道路》 224-225;《守》19.09 24;《守》07 10/1 3-4;《警》03 3/8 10-11;《人物》 96;《守》89 11/1 8-9;《守》86 12/15 11-12;

    w67 7/15 425; w64 1/1 15; w62 7/15 446

馬可福音 10:22

索引

  • 檢索手冊

    《跟隨》7頁

    《耶穌是道路》224-225頁

    《守望台》

    2007/10/1刊3-4頁

    1989/11/1刊9頁

  • 出版物索引

    《跟隨》 7;《道路》 225;《守》07 10/1 3-4;《人物》 96;《守》89 11/1 9

馬可福音 10:23

參考經文

  • +伯 31:24, 28; 耶 9:23; 太 19:23; 路 18:24; 提前 6:17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86/12/15刊11-14頁

  • 出版物索引

    《守》86 12/15 11-14;

    w77 10/1 587

馬可福音 10:25

  • 駱駝穿過針眼,比富有的人進上帝的王國還容易 耶穌是在用誇張法來說明一個道理:正如駱駝不可能穿過縫衣針的針眼,富有的人如果繼續把財物看得比自己跟耶和華的關係更重要,就不可能進入上帝的王國。不過,耶穌的意思不是說,富有的人都不能承受上帝的王國,因為他接著說:「對上帝來說,什麼都可能。」(可10:27)

參考經文

  • +太 19:24; 路 18:25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1018頁

    《洞悉聖經》(下冊)1138頁

    《守望台》

    2004/5/15刊30-31頁

    1992/11/15刊32頁

    1988/11/1刊28頁

    1986/12/15刊11-12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1018;《洞悉下》 1138;《守》04 5/15 30-31;《守》92 11/15 32;《守》88 11/1 28;《守》86 12/15 11-12;

    w68 4/1 223

馬可福音 10:26

  • 對他說 有些抄本寫的是「彼此說」。

參考經文

  • +太 19:25, 26; 路 18:26, 27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67 7/15 425

馬可福音 10:27

參考經文

  • +創 18:14; 伯 42:2; 亞 8:6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3 8/1 464

馬可福音 10:28

參考經文

  • +太 19:27; 路 18:28

馬可福音 10:29

參考經文

  • +太 10:37; 19:29; 路 18:29, 30

索引

  • 檢索手冊

    《永遠享受美好的生命》46課

    《耶穌是道路》225頁

    《守望台》

    2010/2/15刊26頁

    1996/10/1刊14-15頁

    1989/11/1刊9頁

  • 出版物索引

    《美好生命》 46, 59;《道路》 225;《守》10 2/15 26;《守》96 10/1 15;《人物》 96;《守》89 11/1 9;

    w80 11/1 14; km 4/78 1; w74 1/1 18; w67 4/1 212; g66 4/8 26; g66 10/8 29; w63 12/15 752; w61 3/1 137

馬可福音 10:30

  • 將來的制度 又譯「將來的時代」。希臘語詞ai·onʹ的基本意思是「時代」,可以指把某個年代、時期或時代區分開來的情勢或特徵。耶穌在這裡說的是人類在未來將會進入的那個時代,到時他們會在上帝王國的統治下,享有上帝承諾的「永遠的生命」。(路18:29,30;另見詞語解釋「制度」)

參考經文

  • +太 5:11; 徒 14:22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研讀版)

    2022/9刊2-3頁

    《永遠享受美好的生命》46課

    《耶穌是道路》225頁

    《守望台》

    2010/2/15刊26頁

    1996/10/1刊14-15頁

    1989/11/1刊9頁

  • 出版物索引

    《守》22.09 2-3;《美好生命》 46, 59;《道路》 225;《守》10 2/15 26;《守》96 10/1 15;《人物》 96;《守》89 11/1 9;

    w80 11/1 14; km 4/78 1; w74 1/1 18; w74 10/1 598; w67 4/1 212; g66 4/8 26; g66 10/8 29; g65 11/8 31; w64 7/15 430; w63 12/15 752; g62 1/8 4; w61 3/1 137

馬可福音 10:31

參考經文

  • +太 19:30; 20:16; 路 13:30

索引

  • 檢索手冊

    《耶穌是道路》225-226頁

    《守望台》

    1989/11/1刊9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25-226;《人物》 96-97;《守》89 11/1 9;

    w67 7/15 425

馬可福音 10:32

  • 上耶路撒冷去 由於耶路撒冷城位於海平面以上750米,聖經常常說上帝的子民「上耶路撒冷去」崇拜。(路2:22;約2:13)在這個記載裡,耶穌和門徒出發的地方是約旦河谷(另見可10:1的注釋),而這個地區的最低點位於海平面以下400米。他們從約旦河谷上耶路撒冷的這段旅程,海拔上升了1000多米。

參考經文

  • +太 20:17-19; 可 8:31; 9:31; 路 9:22; 18:31-33

索引

  • 檢索手冊

    《耶穌是道路》228頁

    《守望台》

    1989/12/1刊8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28;《人物》 98;《守》89 12/1 8

馬可福音 10:33

索引

  • 檢索手冊

    《耶穌是道路》228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28;《人物》 98

馬可福音 10:34

  • 向他吐唾沫 往別人身上或臉上吐唾沫,是一種表達極度蔑視、憎恨或憤慨的舉動,目的是羞辱對方。(民12:14;申25:9)耶穌在這裡表明,自己將遭受這樣的對待。當這樣的事發生時,以下關於彌賽亞的預言就應驗了:「別人羞辱我,向我吐唾沫,我也沒有把臉遮住。」(賽50:6)後來,耶穌在公議會受審時,有些人向他吐唾沫(可14:65);受彼拉多審訊後,羅馬士兵也這樣對待他(可15:19)。

參考經文

  • +賽 50:6
  • +徒 10:40; 林前 15:3, 4

索引

  • 檢索手冊

    《耶穌是道路》228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28;《人物》 98

馬可福音 10:35

  • 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約翰上前來對耶穌說 根據馬太福音,來找耶穌的是雅各和約翰的母親,但想要提出請求的看來是她的兩個兒子。這個推斷跟馬太的記載是一致的,他說其他十個門徒聽到這個請求後,就對「這兩兄弟」而不是對他們的母親非常生氣。(太20:20-24;另見太4:21;20:20的注釋)

    兒子 少數抄本在這裡寫的是「兩個兒子」,但有更多最早期的抄本支持現在這個較短的譯法。

參考經文

  • +太 4:21; 10:2; 27:55, 56; 可 3:17; 約 21:2
  • +太 20:20, 21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82頁

    《耶穌是道路》228-229頁

    《守望台》

    1989/12/1刊8頁

    《上帝的話語》89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28-229;《洞悉下》 82;《人物》 98;《守》89 12/1 8;《話語》 89;

    w79 12/1 28; is 83

馬可福音 10:36

索引

  • 檢索手冊

    《耶穌是道路》228-229頁

    《守望台》

    1989/12/1刊8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28-229;《人物》 98;《守》89 12/1 8

馬可福音 10:37

  • 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 這裡說的右邊和左邊都代表榮耀和權力,但代表最高榮耀的總是右邊。(詩110:1;徒7:55,56;羅8:34;另見太25:33的注釋)

參考經文

  • +太 19:28

索引

  • 檢索手冊

    《耶穌是道路》228-229頁

    《守望台》

    1989/12/1刊8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28-229;《人物》 98;《守》89 12/1 8;

    w76 12/15 756

馬可福音 10:38

  • 喝的杯 見太20:22的注釋。

    我正在受的浸禮,你們能受嗎 耶穌在這裡把「浸禮」和「杯」並列。(另見太20:22的注釋)耶穌「正在受的浸禮」,在他執行傳道職務期間一直在進行。公元33年尼散月十四日,耶穌在苦刑柱上被處死時,就受浸歸入了死亡,也就是在比喻意義上「完全沒入」死亡之中。當他死而復生時,這場浸禮就完成了。(羅6:3,4)這場歸入死亡的浸禮,顯然有別於他的水浸禮,因為水浸禮在他開始傳道工作時就已經完成了,但歸入死亡的浸禮那時才剛剛開始。

參考經文

  • +太 20:22, 23; 路 12:50; 約 18:11; 羅 6:3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研讀版)

    2020/12刊14頁

    《洞悉聖經》(上冊)797頁

    《耶穌是道路》229頁

    《守望台》

    1989/12/1刊8頁

  • 出版物索引

    《守》20.12 14;《道路》 229;《洞悉上》 797;《人物》 98;《守》89 12/1 8;

    li 99; w63 3/1 149

馬可福音 10:39

參考經文

  • +徒 12:2; 啟 1:9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研讀版)

    2020/12刊14頁

    《洞悉聖經》(上冊)797-798頁

    《耶穌是道路》229頁

    《守望台》

    1989/12/1刊8頁

  • 出版物索引

    《守》20.12 14;《道路》 229;《洞悉上》 797-798;《人物》 98;《守》89 12/1 8;

    w73 3/1 133; li 99

馬可福音 10:40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im 247

馬可福音 10:41

參考經文

  • +太 20:24

索引

  • 檢索手冊

    《耶穌是道路》229頁

    《守望台》

    1989/12/1刊8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29;《人物》 98;《守》89 12/1 8

馬可福音 10:42

  • 轄制 又譯「壓制」或「主宰」。這個希臘語詞在《希臘語經卷》中只出現了四次。(太20:25;可10:42;在彼前5:3譯作「作威作福」;在徒19:16譯作「把……制伏」)耶穌的話讓人想到羅馬政府的暴政和希律王朝的壓迫。(太2:16;約11:48)彼得顯然明白了耶穌的意思,後來他敦促基督徒長老在帶領羊群時要以身作則,不要作威作福。(彼前5:3)路加福音22:25使用了一個相關的動詞,那裡記載了耶穌所說的類似的話;同一個動詞也出現在哥林多後書1:24,在那節經文裡保羅說基督徒不該「轄制」弟兄姐妹的信心。

參考經文

  • +太 20:25; 路 22:25; 彼前 5:2, 3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2 9/1 538; w61 9/15 553

馬可福音 10:43

參考經文

  • +太 20:26, 27; 可 9:35; 路 9:48; 22:26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2007/4/15刊25頁

  • 出版物索引

    《守》07 4/15 25;

    w72 9/1 538; w63 12/1 725; w61 9/15 553

馬可福音 10:44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2007/4/15刊25頁

  • 出版物索引

    《守》07 4/15 25;

    te 105; w71 10/1 580; w61 9/15 553

馬可福音 10:45

  • 生命 見太20:28的注釋。

腳注

  • *

    又譯「作為許多人的贖價」。

參考經文

  • +約 13:14; 腓 2:7
  • +賽 53:10; 但 9:24; 太 20:28; 加 3:13; 多 2:13, 14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298頁

    《耶穌是道路》229頁

    《守望台》

    1991/3/15刊4-5頁

    1990/4/15刊5頁

    1989/12/1刊9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29;《洞悉下》 298;《快樂》 105-107;《守》91 3/15 4-5;《人物》 98;《守》90 4/15 5;《守》89 12/1 9;

    w74 2/1 81; im 229; w63 7/1 411

馬可福音 10:46

  • 耶利哥 見太20:29的注釋。

    一個討飯的盲人 關於這件事,馬太的記載(20:30)提到當時有兩個盲人。馬可和路加(18:35)都只提到其中一個盲人,看來他們的焦點都放在他身上,但只有馬可提到他的名字叫「巴提邁」。

參考經文

  • +太 20:29-34; 路 18:35-43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87頁

    《耶穌是道路》230頁

    《守望台》

    2008/5/1刊31頁

    1989/12/15刊8頁

    1988/6/1刊5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30;《洞悉上》 87;《守》08 5/1 31;《人物》 99;《守》89 12/15 8;《守》88 6/1 5;

    w78 6/1 14; g64 1/8 30

馬可福音 10:47

  • 拿撒勒人 這個詞用來稱呼耶穌,後來也用來稱呼他的門徒。(徒24:5)由於當時很多猶太人的名字叫耶穌,人們常常在這個名字以外加上一個用於辨識身分的詞。在聖經時代,常見的做法是一個人來自哪裡,就被稱作哪裡的人。(撒下3:2,3;17:27;23:25-39;鴻1:1;徒13:1;21:29)耶穌在地上時,大部分時間都住在加利利的拿撒勒,所以人們自然就稱他為「拿撒勒人」。耶穌在許多不同的場合,被各種各樣的人稱為「拿撒勒人」。(可1:23,24;10:46,47;14:66-69;16:5,6;路24:13-19;約18:1-7)耶穌自己也接受和使用這個稱呼。(約18:5-8;徒22:6-8)在耶穌的苦刑柱的上方,彼拉多用希伯來語、拉丁語、希臘語寫著:「拿撒勒人耶穌,猶太人的王」。(約19:19,20)從公元33年五旬節開始,使徒和其他人也時常稱耶穌為「拿撒勒人」。(徒2:22;3:6;4:10;6:14;10:38;26:9;另見太2:23的注釋)

    大衛的子孫 這個叫巴提邁的盲人把耶穌稱為「大衛的子孫」,就等於公開承認耶穌是彌賽亞。(另見太1:1,6;15:25的注釋)

參考經文

  • +耶 23:5; 羅 1:3
  • +太 9:27; 15:22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64 10/15 614

馬可福音 10:48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64 10/15 614

馬可福音 10:49

腳注

  • *

    又譯:「鼓起勇氣!」

索引

  • 檢索手冊

    《耶穌是道路》230頁

    《守望台》

    1989/12/15刊8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30;《人物》 99;《守》89 12/15 8

馬可福音 10:51

  • 老師 直譯「拉波尼」。原文是閃米特語詞Rabboni,意思是「我的老師」。相對於「拉比」(Rabbi,即「老師」的尊稱),Rabboni也許本來是個更能表示敬意、更親切的稱謂。(約1:38)不過,到了約翰寫福音書的時候,Rabboni這個稱謂中用來表示第一人稱的後綴(-i,意思是「我的」)可能已經失去了特別的含意,因為約翰只是簡單地說,這個詞的意思是「老師」。(約20:16)

參考經文

  • +約 1:38; 20:16

馬可福音 10:52

腳注

  • *

    又譯「得救了」。

參考經文

  • +太 9:20, 22; 路 8:43, 48
  • +賽 35:5; 42:7; 可 8:25

索引

  • 檢索手冊

    《耶穌是道路》230頁

    《守望台》

    1989/12/15刊8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30;《人物》 99;《守》89 12/15 8

譯本對照

點選經節數字,查看該節經文在其他聖經譯本中的譯法

平行記載

可 10:1太 19:1, 2
可 10:2太 19:3
可 10:4太 19:7
可 10:5太 19:8
可 10:6太 19:4
可 10:7太 19:5
可 10:9太 19:6
可 10:11太 19:9
可 10:13太 19:13; 路 18:15
可 10:14太 19:14; 路 18:16
可 10:15路 18:17
可 10:17太 19:16-22; 路 18:18-23
可 10:18太 19:17; 路 18:19
可 10:21太 19:21, 22; 路 18:22, 23
可 10:23太 19:23; 路 18:24
可 10:25太 19:24; 路 18:25
可 10:26太 19:25, 26; 路 18:26, 27
可 10:28太 19:27; 路 18:28
可 10:29太 19:29; 路 18:29, 30
可 10:31太 19:30
可 10:32太 20:17-19; 路 18:31-33
可 10:35太 20:20, 21
可 10:38太 20:22, 23
可 10:41太 20:24
可 10:42太 20:25
可 10:43太 20:26, 27
可 10:45太 20:28
可 10:46太 20:29-34; 路 18:35-43

引文

可 10:6創 1:27
可 10:8創 2:24
可 10:19出 20:13; 申 5:17
可 10:19出 20:14; 申 5:18
可 10:19出 20:15; 申 5:19
可 10:19出 20:16; 申 5:20
可 10:19利 19:13
可 10:19出 20:12; 申 5:16

總類

可 10:4申 24:1; 太 5:31
可 10:5申 9:6; 徒 13:18
可 10:6創 5:2
可 10:8弗 5:31
可 10:11太 5:32; 路 16:18
可 10:12羅 7:3; 林前 7:12, 13
可 10:14太 18:4; 彼前 2:2
可 10:15太 18:3
可 10:16可 9:36
可 10:18詩 86:5
可 10:19太 5:21; 約一 3:15
可 10:19弗 6:2
可 10:23伯 31:24, 28; 耶 9:23; 提前 6:17
可 10:27創 18:14; 伯 42:2; 亞 8:6
可 10:29太 10:37
可 10:30太 5:11; 徒 14:22
可 10:31太 20:16; 路 13:30
可 10:32可 8:31; 9:31; 路 9:22
可 10:34賽 50:6
可 10:34徒 10:40; 林前 15:3, 4
可 10:35太 4:21; 10:2; 27:55, 56; 可 3:17; 約 21:2
可 10:37太 19:28
可 10:38路 12:50; 約 18:11; 羅 6:3
可 10:39徒 12:2; 啟 1:9
可 10:42路 22:25; 彼前 5:2, 3
可 10:43可 9:35; 路 9:48; 22:26
可 10:45約 13:14; 腓 2:7
可 10:45賽 53:10; 但 9:24; 加 3:13; 多 2:13, 14
可 10:47耶 23:5; 羅 1:3
可 10:47太 9:27; 15:22
可 10:51約 1:38; 20:16
可 10:52太 9:20, 22; 路 8:43, 48
可 10:52賽 35:5; 42:7; 可 8:25
  •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閱讀 新世界譯本 (nwt)
  • 閱讀 新世界譯本 (bi12)
  • 閱讀 和合本 (sbi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馬可福音 10:1-52

馬可福音

10 耶穌離開那裡,來到約旦河對岸,猶地亞的邊界附近。又有一群人聚集到他那裡,他就照常教導他們+。2 法利賽派的人前來試探他,問他做丈夫的跟妻子離婚是不是合法+。3 耶穌回答他們:「摩西吩咐你們的是什麼呢?」4 他們說:「摩西允許人寫離婚文書跟妻子離婚+。」5 耶穌對他們說:「摩西寫這條誡命給你們+,是因為你們心硬+。6 可是在創造的起頭,『上帝造了男人和女人+。7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8 二人合為一體+』,可見夫妻不再是兩個人,而是一體了。9 所以,上帝結合的,人就不可分開+。」10 回到房子裡,門徒就問他這件事。11 耶穌對他們說:「誰跟妻子離婚,另外娶妻,就是通姦+,對妻子不忠;12 女人跟丈夫離婚,另外嫁人,也是通姦+。」

13 有人把小孩帶到耶穌那裡,請他把手放在小孩身上,門徒卻責備那些人+。14 耶穌看見,就很不高興,對門徒說:「讓小孩到我這裡來,別阻止他們,因為上帝的王國是屬於這樣的人的+。15 我實在告訴你們,誰不像小孩一樣接受上帝的王國,就絕不能進去+。」16 於是耶穌用臂膀摟著孩子,把手放在他們身上,祝福他們+。

17 耶穌走在路上時,有一個人跑上來,跪在他面前,問他:「良善的老師,我要做什麼才可以得到永遠的生命呢?+」18 耶穌對他說:「你為什麼稱我為良善的呢?沒有誰配稱為良善的,除了一位,就是上帝+。19 誡命你是知道的:不可殺人+,不可通姦+,不可偷竊+,不可作偽證+,不可欺詐+,要尊敬*父母+。」20 他說:「老師,這一切我從小就遵守了。」21 耶穌看著他,就愛他,對他說:「你還缺少了一樣。去把你的一切賣掉,分給窮人吧,這樣你就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隨我+。」22 他聽到這些話,就很難過,憂憂愁愁地走了,因為他有很多財產。

23 耶穌環顧四周,對門徒說:「有錢人要進上帝的王國,是多麼困難啊!+」24 門徒聽到他這句話,就很驚訝。耶穌就對他們說:「孩子們,人要進上帝的王國,是多麼困難啊!25 駱駝穿過針眼,比富有的人進上帝的王國還容易呢!+」26 他們就更加驚訝,對他說:「那麼誰能得救呢?+」27 耶穌看著他們說:「對人來說,這不可能,但上帝不一樣;對上帝來說,什麼都可能+。」28 彼得就對他說:「你看,我們已經撇下一切跟隨你了+。」29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了我和好消息,撇下了房屋、兄弟、姐妹、母親、父親、兒女或田地+,30 無不在現今得到一百倍的房屋、兄弟、姐妹、母親、兒女、田地,也會受迫害+,在將來的制度會得到永遠的生命。31 但有許多人,現在是最先的,將來是最後的;現在是最後的,將來是最先的+。」

32 他們上耶路撒冷去。在路上,耶穌走在前頭,門徒就十分驚訝,跟隨的人也都害怕起來。耶穌又把十二使徒帶到一旁,把自己必定遭遇的事告訴他們,說+:33 「看!現在我們上耶路撒冷,人子會被交給祭司長和抄經士。他們會定他死罪,把他交給外族人。34 那些人會戲弄他,向他吐唾沫+,鞭打他,殺害他,可是三天之後他會復活+。」

35 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約翰+上前來對耶穌說:「老師,我們請求你的,求你都答應我們+。」36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要我為你們做什麼?」37 他們說:「在你享有榮耀的時候+,求你讓我們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38 耶穌說:「你們不知道自己請求的是什麼。我正在喝的杯,你們能喝嗎?我正在受的浸禮,你們能受嗎?+」39 他們回答:「我們能。」耶穌就說:「我正在喝的杯,你們也會喝;我正在受的浸禮,你們也會受+。40 但坐在我的右邊和左邊,不是我可以賜的,而是為誰準備就歸誰的。」

41 其餘十個人聽說了這件事,就對雅各、約翰非常生氣+。42 耶穌就叫他們來,對他們說:「你們知道,在列國當中,被視為統治者的人轄制百姓,大臣掌權管理人民+。43 你們之間可不要這樣。誰想在你們中間為大,就要做你們的僕人+;44 誰想在你們中間為首,就要做大家的奴隸。45 因為人子來到,不是要人為他服務+,而是要為人服務,並且獻出生命,作為救贖許多人的代價*+。」

46 他們到了耶利哥。耶穌和門徒跟一大群人從耶利哥出來的時候,有一個討飯的盲人,就是提邁的兒子巴提邁,坐在路邊+。47 他聽說拿撒勒人耶穌經過,就呼喊起來,說:「大衛的子孫+耶穌,可憐可憐我吧!+」48 許多人責備他,叫他不要出聲,他卻越發呼喊說:「大衛的子孫,可憐可憐我吧!」49 耶穌就停下來,說:「叫他來吧。」眾人就去叫那個盲人,對他說:「不要怕!*起來,他叫你了。」50 盲人就扔下外衣,跳了起來,走到耶穌那裡。51 耶穌問他:「你要我為你做什麼呢?」盲人說:「老師+,求你使我恢復視力吧。」52 耶穌對他說:「去吧,你的信心使你痊癒了*+。」他就立刻恢復了視力+,而且跟隨耶穌上路了。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