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說各種語言、信各種宗教的人作見證
1 公元1世紀的基督徒孜孜不倦地向說各種語言、信各種宗教的人作見證。結果,「基督教以令人驚訝的速度傳遍羅馬世界。到公元100年,地中海沿岸的各個行省,看來都有基督徒社區存在。」——《中世紀史》。
2 許多國家的居民都不是說英語的。不少城鎮由於有大批難民湧入,現在都有人數眾多的外語族群。許多不是信基督教的人也移居外地,其中包括數以萬計的佛教徒、印度教徒、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由於言語不同、信仰各異,跟不是信基督教的人攀談或作見證有時並不容易。事實上,我們的地區裡就可能有個外語地區,而這些人所說的語言是我們一竅不通的。那麼,我們可以怎樣聽從耶穌的命令,「向人民宣講,徹底作見證」,包括向說各種語言、信各種宗教的人作見證呢?——徒10:42。
向外語人士作見證
3 外語地區增長迅速,有不少新傳道員都來自外語地區,新的外語會眾和小組也紛紛成立。可是,我們還可以作出更大努力。
4 克服語言障礙:對許多人來說,用母語學習無疑會學得更快、領會更深。因此,許多弟兄姊妹「為了好消息的緣故」而學習其他語言,為「要同別人分享好消息」。(林前9:23)一個說英語的姊妹多年來不斷探訪一個說漢語的中國女子。那人經常接受雜誌,卻不願意跟姊妹研讀聖經。後來,一個正在學習漢語的姊妹向這人介紹一本漢語版的書。她不但留下書刊,而且立即同意跟姊妹研讀聖經。事情的轉機就在於第二位姊妹用住戶的母語說了幾句話。——可參閱使徒行傳22:2。
5 《守望台》1992年11月1日刊評論學習外語的好處:「學習一種外國語言不但能夠幫助青年人發展心智的能力,同時也能夠使他們對耶和華的組織更有貢獻。」不少伯特利成員都開始學習一種外國語言。由於懂外語,有些弟兄能夠在需要殷切的會眾裡帶頭,對會眾大有造益。不論你通曉一種外語,還是打算學習另一種語言,你都可以對外語會眾或外語小組大有貢獻。——太9:37,38。
6 在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個弟兄在認識真理前學過越南語,受浸後他努力向說越南語的人宣講好消息,獲得很大的喜樂。為了有更多機會幫助說越南語的人,弟兄整家人遷到國內頗遠的地方,在需要更殷切的一個越南語地區服務。結果,他有機會跟很多來自越南的人研讀聖經。
7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個先驅姊妹在地區裡遇到幾個失聰人士。她很想幫助這些人認識真理,於是向耶和華禱告,求他指引一個懂手語的人教她手語。有一天,姊妹到超級市場購物,一個年輕的失聰女子走過來遞上字條,請求姊妹替她找一件貨品。姊妹找到那件貨物後,在紙上寫著,為了幫助地區裡的失聰人士,她很想學習手語。那個女子寫下這個問題:「為什麼你想幫助聾子?」姊妹回覆她說:「我是耶和華見證人。我很想幫助失聰人士明白聖經。要是你願意教我手語,我很樂意跟你研讀聖經。」姊妹回想當時的情景說:「我看見她寫上『好吧』的時候,簡直高興極了。」接著一連六週,姊妹每晚都去那女子家裡學習手語。結果,姊妹學會了手語,那個女子也因認識真理而受了浸!這已是30多年前的事了。現在這個先驅姊妹仍然致力於幫助失聰人士,在一群手語會眾服務。
8 假如你通曉另一種語言,願意而且能夠遷去一個需要更多傳道員的地區,何不跟會眾的長老談談。如果他們認為你適合,可以問環務監督你會眾附近有沒有地區需要說外語的傳道員。要是沒有,你可以寫信向社方查詢,並隨信附上一封長老團寫的信,向社方說明你的屬靈資格和語言能力。——可參閱《守望台》1988年12月1日刊29-31頁。
9 善用社方的工具:我們的刊物有多種語言的版本。經常帶備一些外語單張是好的。如果你的地區沒有外語會眾,不妨留意有些什麼外語是地區裡的人常說的,然後帶備那些語言版本的《要求》。假如英語不是對方的母語,探知他能夠閱讀什麼語言;這樣你可以有更多選擇,向他介紹合適的書刊。舉個例,說烏爾都語的住戶也許能夠讀阿拉伯語。
10 即使你不曉得說住戶的語言,你仍然能夠向對方傳達王國的好消息。這怎麼可能呢?方法就是運用《給萬民的好消息》,這本小冊子以59種語言簡單介紹王國的好消息。正如冊子在第2頁指出,要先決定住戶說什麼語言,然後翻到那頁,請他看看其中的信息。住戶讀完後,鼓勵他留下用他本國語言出版的刊物。要是你沒有那種語言的書刊,不妨讓他看看英語版,然後告訴他,你下次會帶他本國語言的版本給他。詢問對方的名字,並記下他的地址。你可以用外語人士跟進單(S-70a-CH)寫下他的資料,然後交給就近一個說那種語言的會眾或小組。關於怎樣把外語人士的資料交給有關的弟兄處理,請參閱1993年10月《王國傳道月報》第7頁的指示。假如沒有傳道員懂住戶所說的語言,也許你可以親自回訪住戶。你可以一面參照英語版的課本,一面跟他研讀。——林前9:19-23。
向基督教以外的宗教人士作見證
11 要是我們對住戶的宗教背景有點認識,就能夠更有效地宣講上帝的王國。《人類尋求真神》探討世界各主流宗教,使我們對鄰人的信仰有更清楚的認識。這些知識無疑有助我們幫助人認識真理。
12 正如副刊最後一頁的附欄顯示,耶和華的組織近期提供了不少書刊,幫助我們向其他宗教的信徒作見證。要閱讀這些書刊,研究應該用什麼方法向人宣講好消息。要記住,《推理》是我們傳道的良助。這本書在21-24頁提供許多實用的建議,幫助我們應付佛教徒、印度教徒、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提出的異議。
13 說話要謹慎:千萬別妄下結論,以為同一宗教的人必定有同一的信仰。相反,要設法了解對方的觀點。(徒10:24-35)薩利蒙是個伊斯蘭教徒,自小相信古蘭經是真神的話語。可是,他覺得很難相信一位慈悲為懷的神竟會懲罰人在烈火熊熊的地獄裡受苦。一天,耶和華見證人邀請他參加聚會,他立刻看出見證人擁有真理。現在薩利蒙已是會眾的長老,喜樂地事奉上帝。
14 向信奉其他宗教的人作見證,要留意自己的說話方式,以免失去宣講好消息的機會。(徒24:16)有些宗教的信徒極為敏感,不喜歡別人勸他們改信別的宗教。因此,要用合適的論點去建立共通點,吸引他們留意上帝話語的真理。要以仁慈體貼、清楚易明的方式談論真理,這樣綿羊般的人就會有良好的回應。
15 要小心選擇措詞,以免令住戶產生戒心。舉例說,如果你一開始就說自己是基督徒,對方可能會以為你是基督教國的信徒,而不願意跟你交談。此外,把聖經稱為「經書」或「神聖著作」(聖典),其他宗教的信徒也許覺得較容易接受。——太21:42;提後3:15。
16 假如你遇到信奉其他宗教的人,即時無法向他作見證,你可以把握機會結識對方,留下單張,交換姓名,然後過一兩天做好準備後再探訪他。——提前4:16;提後3:17。
17 向佛教徒作見證:(見《人類尋求真神》第6章。)佛教徒的信仰因人而異。佛教以印度男子釋迦牟尼為宗教楷模,不相信有一位有個性的創造主存在。釋迦牟尼生於公元前6世紀。他第一次看見病人、老人和死人之後,開始探索人生的意義。他反覆思量,「人生在世僅是為了生老病死嗎?」當然,如果有誠懇的佛教徒提出類似的問題,我們樂意告訴他們問題的答案。
18 既然聖經是世上最偉大的神聖著作,我們跟佛教徒交談的時候,要集中討論聖經的積極信息和清晰真理。佛教徒跟信奉其他宗教的人一樣,對和平、道德和家庭生活深感興趣,往往願意討論這些問題。你可以用這些話題作踏腳石,指出惟有上帝的王國才能解決人類的種種難題。
19 蒙大拿州一個姊妹在雜貨店遇到一個中國男子。姊妹送了一張漢語單張給他,提議跟他研讀聖經。那人說:「你的意思是研讀聖經嗎?這正是我夢寐以求的事!」他那週就開始研讀和參加所有聚會。
20 在內華達州,一個先驅姊妹有十多年時間跟中國學生研讀聖經。一次,她探訪一幢有八個住房的大廈,大廈內所有住客都是中國學生。她禱告求耶和華幫助她在每個住房建立一個聖經研究。結果,在兩星期內,她在每個住房都至少建立了一個聖經研究。姊妹發現有一個介紹詞頗為有效:遇到中國學生,她會說,她發覺很多中國學生都追求和平和幸福,然後問對方是否有同樣的願望,通常他們都同意,接著請對方看看特別為華人編寫的《恆久的平安和幸福——怎樣才能找著?》。姊妹有一個學生在討論了五次之後告訴她,他一直以來都尋找真理,現在終於找到了。
21 向印度教徒作見證:(見《人類尋求真神》第5章。)印度教沒有確定的教條,宗教哲學也十分複雜。印度教徒相信,他們的至高之神婆羅門是個三合一的神,由創造之神梵天、保護之神毗濕奴和破壞之神濕婆三合為一。靈魂不死是印度教的重要信仰。由於相信靈魂不死,印度教徒也相信輪迴和宿命論。(可參閱《推理》317-321頁,以及《守望台》1997年5月15日刊3-8頁。)印度教主張寬容別人,認為所有宗教都能帶領人尋得真理。
22 向印度教徒作見證的一個方法是,強調聖經予人的希望,指出人類有機會恢復完美,在地上永享生命。我們也可以根據聖經,解答困擾全人類的重要問題。
23 向猶太教徒作見證:(見《人類尋求真神》第9章。)跟一般非基督教的宗教不同,猶太教根源於歷史而非基於神話。受靈示的《希伯來語聖經》是人類尋求真神的重要工具。可是,現代猶太教提倡人有個不死的靈魂,這個教義是跟上帝的話語背道而馳的。向猶太教徒作見證,我們可以先建立共通點,指出我們所敬拜的就是亞伯拉罕的上帝。此外,我們也可以指出,現今世界禍患重重,我們大家都面對共同的難題。
24 住戶如果是猶太教徒,卻表示不相信上帝,不妨問他是不是一向都有這樣的想法,以求探知他對什麼問題最感興趣。舉個例,住戶也許不明白為什麼上帝容許罪惡存在,而且一直找不到滿意的答案。我們可以鼓勵誠懇的猶太教徒,根據猶太裔執筆者在《希臘語聖經》所寫的話,而不是根據基督教國的誤傳,去重新探討耶穌是不是真正的彌賽亞。
25 向伊斯蘭教徒作見證:(見《人類尋求真神》第12章。)伊斯蘭教徒(或「穆斯林」)信奉伊斯蘭教(回教)。他們相信真主是惟一的真神,而穆罕默德是真主派來的最後和最重要的先知(穆罕默德生於公元570-632年)。他們無法接受上帝有個兒子這種觀念。他們認為耶穌基督不過是上帝派來的一個小先知。古蘭經寫成不及1400年,其中引用《希伯來語聖經》和《希臘語聖經》。伊斯蘭教和天主教有很多相似之處。兩者都相信人有不死的靈魂,死後暫時受苦,有烈火熊熊的地獄。
26 我們跟伊斯蘭教有個明顯的共通點,就是我們相信只有一位真神,承認聖經是上帝所靈示的。古蘭經曾提及《摩西五經》(《托拉》)、詩篇和四福音書。仔細研讀古蘭經的人留意到,這部經典說上述各書是上帝話語的一部分,並且勸人遵守其中的教訓。因此,不妨提議跟對方研讀這些神聖著作。
27 以下的介紹詞也許適合用來跟伊斯蘭教徒攀談:「我們很少遇到伊斯蘭教徒,但我在這本書裡讀過一些關於你宗教的信仰。[翻到《推理》24頁。]這本書說你們相信耶穌是個先知,但穆罕默德就是最後和最重要的先知。那麼,你認為摩西是真先知嗎?[讓對方回答。]真神曾經向摩西透露自己的名字。你想知道他叫什麼名字嗎?」讀出出埃及記6:2,3。回訪時你可以跟住戶討論,《現在就要確實順從真主》(英語)13頁「一個真神,一個宗教」標題下的資料。
28 今天,許多人正聽從以賽亞書55:6的呼籲:「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他,相近的時候求告他。」凡是誠心正意的人,不論說什麼語言、信哪個宗教,以上的勸告都對他們適用。我們可以深信,只要我們努力「使所有國族的人成為門徒」,耶和華就必定祝福我們的努力。——太28:19。
[第6頁的附欄]
為信奉其他宗教的人士撰寫的書刊
佛教徒
《尋找人類之父》 (小冊)
《「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 (冊子)
華人
《恆久的平安和幸福——怎樣才能找著?》 (冊子)
印度教徒
《從「古魯格舍德拉」到「哈米吉多頓」而幸免於難》 (小冊)
《我們的難題——誰會幫助我們解決?》 (冊子)
《通往自由的神聖真理之道》 (小冊)
《你能戰勝死亡嗎?》 (小冊)
《為何我們應當憑著愛心和真理敬拜上帝?》 (冊子)
猶太教徒
《一個和平的新世界——會實現嗎?》 (單張17號)
《耶和華見證人相信什麼?》 (單張18號)
《世界終有一天沒有戰爭嗎?》 (冊子)
伊斯蘭教徒
《如何尋得樂園之路》 (單張)
《現在就要確實順從真主》 (小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