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語經卷》
(又稱法典)
阿拉米語部分: 《洞悉下》 503;《守》06 1/15 18;《感示》 85, 141
插圖: 《洞悉上》 126
抄本: 《洞悉下》 199-200;《感示》 305-307, 310-312
開羅祕庫: 《洞悉下》 199;《感示》 306
數字: 《洞悉下》 304
現存的數目: 《洞悉下》 199, 504;《推理》 254;《守》97 10/1 12;《感示》 306;《永遠生活》 52-53
主要的犢皮紙手抄本: 《感示》 314
主要的紙莎草紙抄本: 《感示》 313
準確性: 《守》07 3/15 19-20;《警》 11/07 12
抄經士: 《洞悉下》 197;《引導》 30;《守》98 4/1 12;《萬民》 7-8
抄寫規則: 《守》89 7/1 28-29
馬所拉: 《洞悉上》 212, 321-322;《洞悉下》 197, 199;《守》98 4/1 12;《萬民》 7;《守》95 9/15 26-29;《感示》 310-311;《話語》 18, 20-21
蘇弗令: 《洞悉上》 212-213;《洞悉下》 504;《感示》 310;《話語》 18
抄寫準確: 《新世》 1854-1855;《洞悉上》 322;《洞悉下》 202;《守》97 8/15 11;《感示》 305-307, 310-314;《守》89 7/1 28-29;《話語》 17-21
弗雷德里克·凱尼恩爵士的評論: 《洞悉上》 214;《洞悉下》 202
格林的評論: 《聖經問答》 129;《新世》 1855;《守眾》16.4 7;《洞悉下》 202;《警》 11/07 13
胡利奧·巴雷拉教授的評論: 《守》01 2/15 6
桑德斯教授的評論: 《感示》 311-312
成書時期: 《感示》 305
出現「撒但」這個名字: 《守》88 12/1 8-11
次經: 《常見問題》 36;《洞悉上》 267-271;《感示》 301-302
底本:
貝爾: 《洞悉下》 197
本·阿謝爾父子(摩西和亞倫): 《洞悉下》 197, 199;《守》95 5/15 28;《守》95 9/15 26-28;《感示》 312
蔡英姆: 《洞悉下》 197;《感示》 312
何時確立正統派猶太人所接受的底本: 《守》89 7/1 28
金斯伯格: 《洞悉下》 197;《感示》 312
《康普魯頓合參本聖經》: 《守》11 12/1 18, 21;《守》05 8/15 9-10;《守》04 4/15 28-31
肯尼科特: 《洞悉下》 197;《感示》 312
《聖經希伯來語文本第五版》: 《新世》 1857
《斯圖加特希伯來文聖經精練文本》: 《新世》 1857;《洞悉下》 198;《感示》 312
《希伯來文聖經精練文本》(基特爾): 《新世》 1857;《洞悉下》 197-198;《感示》 312-313
第一本譯成其他語言的重要著作: 《洞悉下》 196
渡過黑暗時代: 《守》97 8/15 11
翻譯:
困難: 《守》95 5/15 28
拉斯珊拉(烏加里特)文獻的貢獻: 《守》03 7/15 28
分為幾部分: 《洞悉下》 502;《萬民》 13
輔音文本: 《感示》 311
附欄和圖表:
成書年份表: 《洞悉下》 192
傳統的猶太正典: 《洞悉下》 1146;《感示》 301
卷名、執筆者、覆蓋時期、寫作地點、成書時間: 《新世》 1812;《新世01》 1558-1559;《守》91 7/15 28;《感示》 298
聖經卷目和簡稱: 《新世》 40
聖經執筆者和筆下的經卷: 《感示》 12
《希臘語經卷》執筆者曾引述的經文及其應用: 《感示》 343, 346-349
概述: 《守》89 2/1 26-27
跟《希臘語經卷》協調一致: 《洞悉下》 520;《守》89 2/1 27
跟彌賽亞有關的預言數目: 《聖經問答》 146;《守》11 8/15 17
古代非希伯來語文本: 《洞悉下》 202-205
阿奎拉譯本: 《洞悉下》 204;《守》09 11/1 22;《守》98 9/15 31
迪奧多蒂翁譯本: 《洞悉下》 204
「拉丁語古譯本」: 《守》09 4/1 20
《六文本合參》(奧利金): 《洞悉下》 204;《守》01 7/15 30
《七十子譯本》: 《守》17.09 20;《守眾》17.6 13;《守》15 12/15 5;《守》13 2/15 6;《洞悉下》 203-204;《守》09 4/1 13;《守》09 11/1 22;《守》08 12/1 19;《守》02 9/15 26-29;《感示》 307, 310
《撒馬利亞五經》: 《洞悉下》 86, 203;《感示》 307;《守》89 7/1 29
《塔古姆譯本》: 《洞悉下》 203;《守》08 5/1 20;《感示》 307
《通俗拉丁文本聖經》: 《洞悉下》 205;《感示》 310
西馬庫斯譯本: 《洞悉下》 204
古代留傳下來: 《守》11 6/1 20-23;《警》 11/07 4
經卷的劃分: 《洞悉下》 191, 502-503, 1146;《感示》 300-301;《尋求》 220
但以理書: 《但以理》 23-24
經卷的數目: 《洞悉下》 1146;《感示》 300-301
《彌基錄》(《五卷經》)(米基羅夫): 《洞悉下》 809;《感示》 130
聖錄(聖書卷、雜集): 《感示》 102, 301;《尋求》 220
「塔納克」這名稱: 《尋求》 220
以斯拉和尼希米: 《洞悉下》 932
「舊約」: 《聖經問答》 181;《洞悉下》 191-192;《守》09 4/1 21;《守》07 9/1 6;《新世01》 5;《守》95 3/1 19;《和合新世》 1539;《感示》 11
刻在硅片上: 《警》 10/08 30
論述: 《洞悉下》 191, 502-504;《感示》 305-307, 310-314
跟伊斯蘭教徒討論: 《引導》 15-18
馬所拉文本: 《新世》 1854-1855;《守眾》16.4 6-7;《洞悉下》 199;《警》 11/07 12-13;《守》95 5/15 26-28;《守》95 9/15 27-29;《感示》 311
沒有過時: 《守》07 9/1 5-6;《守》89 2/1 26-27
內容: 《新世》 34;《淺談》 4-18;《造物主》 120-143;《萬民》 13;《守》91 7/15 27-29
人名:
上帝的名: 《新世》 1859-1863
阿奎拉的希臘語譯本: 《洞悉下》 785-786
奧利金的《六文本合參》: 《洞悉下》 785-786;《守》01 7/15 31
奧利金的評論: 《洞悉下》 786
出現次數: 《洞悉下》 194, 784
《七十子譯本》: 《熱門話題》 6;《新世》 1864-1865;《守眾》17.6 13;《洞悉下》 200, 781-783, 785-786, 1048;《守》10 7/1 6;《守》09 4/1 30;《守》02 6/1 30;《守》02 9/15 28-29;《新世01》 1698;《和合新世》 1522-1523, 1526;《感示》 307, 310;《尋求》 258-259
《七十子譯本》(圖片): 《新世》 1866;《守眾》17.6 13;《洞悉上》 324, 326;《守》10 7/1 6;《守》09 4/1 30;《守》08 8/1 18;《和合新世》 1523-1525;《尋求》 259
《新世界譯本》: 《新世》 1859, 1861-1863;《新世01》 1698
元音符: 《洞悉下》 782-783
詩: 《洞悉上》 779;《洞悉下》 498-499, 809-810;《警》01 6/8 21-22;《感示》 102, 107, 131-132
《希伯來語經卷》的字母數目: 《引導》 30;《守》98 4/1 12;《萬民》 7
《希臘語經卷》引用: 《洞悉下》 504;《守》08 12/1 30;《守》96 5/15 19-20
馬太福音: 《洞悉上》 1035-1036
馬可福音: 《洞悉上》 1027
路加福音: 《感示》 192
使徒行傳: 《感示》 204
哥林多前書和後書: 《洞悉上》 476
雅各書: 《洞悉下》 649;《守》08 11/15 20;《感示》 250
彼得前書和後書: 《洞悉上》 136
猶大書: 《感示》 262-263
差異: 《洞悉上》 406
耶穌基督: 《洞悉上》 884
引用《七十子譯本》: 《洞悉上》 406;《守》09 11/1 22;《守》02 9/15 27-28;《感示》 307
需要抄本: 《感示》 305-306
耶和華的特質: 《洞悉下》 795-797;《守》07 9/1 4-5;《守》87 3/15 26-27
耶和華見證人的看法: 《常見問題》 32;《守》08 12/1 30
以斯拉輯錄: 《洞悉下》 930
怎樣表示一天當中的不同時間: 《洞悉下》 594-595
聖經高級考證(聖經批評): 《洞悉下》 504;《話語》 38-43, 48-49;《守》86 10/1 3-5
亞伯拉罕: 《守》89 10/1 4-5
耶穌和使徒引用: 《洞悉下》 208
正典: 《洞悉下》 502-503, 1145-1148;《指南》 15-16;《感示》 300-302
大會堂: 《洞悉上》 622-623
《七十子譯本》: 《洞悉上》 267-268
《希臘語經卷》的證言: 《洞悉下》 1147-1148;《感示》 204
雅麥尼亞會議(約公元90年,猶太教): 《洞悉上》 267-268
耶路撒冷(巴勒斯坦)正典: 《洞悉上》 267
早期教會「教父」的觀點: 《洞悉下》 1147
執筆者: 《洞悉下》 503;《指南》 15-16;《感示》 12, 298
執筆者(附欄和圖表): 《新世》 1812;《新世01》 1558-1559
重要性: 《洞悉下》 504
對基督徒很有價值: 《常見問題》 32;《洞悉下》 196;《警》 3/10 28-29;《守》07 9/1 3-7;《警》 11/07 22
「真理」(約17:17): 《人物》 116;《守》90 10/15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