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約翰福音 1
  •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約翰福音內容概要

    • A. 引言:「話語」成了肉身,住在世人中間(1:1-18)

      • 在最初,「話語」跟上帝同在,「話語」是個神(1:1,2)

      • 上帝通過「話語」創造了其他的一切(1:3上)

      • 生命和光是通過「話語」而有的(1:3下-5)

      • 施浸者約翰為光作見證(1:6-8)

      • 「真光」來到世人當中,但很多人不接納他(1:9-11)

      • 懷著信心接納「話語」的人都成了上帝的兒女(1:12,13)

      • 從來沒有人看見過天父,但充滿恩典和真理的「話語」讓人認識天父是怎樣的(1:14-18)

    • B. 施浸者約翰為耶穌作見證(1:19-34)

      • 約翰承認自己不是基督,而是那個會在曠野呼喊的人(1:19-28)

      • 約翰向人介紹耶穌就是「上帝的綿羊羔」(1:29-31)

      • 約翰為神聖力量降在耶穌身上這件事作見證,並預告會有一種用神聖力量施行的浸禮(1:32-34)

    • C. 耶穌的第一批門徒(1:35-51)

      • 約翰的門徒跟隨耶穌;安得烈帶自己的兄弟彼得去見耶穌(1:35-42)

      • 腓力和拿但業成為耶穌的門徒(1:43-51)

約翰福音

  • 約翰 源自希伯來語名字「耶何哈南」或「約哈南」,意思是「耶和華已經施恩」或「耶和華已經表明是有恩典的」。這卷福音書沒有提到執筆者的名字。但到了公元2~3世紀,使徒約翰已被公認為這卷書的執筆者。每當這卷福音書提到「約翰」時,指的都是施浸者約翰,只有約翰福音1:42和21:15-17是例外。在這些經文裡,耶穌用「約翰」這個名字來指彼得的父親。(另見約1:42和21:15的注釋)這卷福音書並沒有指名提到使徒約翰,但用了「西庇太的兩個兒子」來指他和他的兄弟雅各。(約21:2;太4:21;可1:19;路5:10;另見約1:6的注釋)在這卷福音書的末尾,執筆者把自己稱為「耶穌喜愛的那個門徒」(約21:20-24),而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這樣的描述指的就是使徒約翰。(另見約13:23的注釋)

    約翰福音 沒有任何一個福音書的執筆者曾在他們的記錄中,明確提到自己就是執筆者。福音書的原文顯然沒有經卷的名稱。在一些抄本中,約翰福音的卷名是Eu·ag·geʹli·on Ka·taʹ I·o·anʹnen(直譯「根據約翰的好消息」或「根據約翰的福音」),而有些抄本的卷名較短,寫作Ka·taʹ I·o·anʹnen(直譯「根據約翰」)。沒有人確切知道這些卷名是什麼時候加上去,或開始使用的,但有些學者估計是在公元2世紀,因為在2世紀末或3世紀初的福音書抄本中,一些抄本有上述較長的卷名。至於使用「福音」(意思是「好消息」)這個詞,有些學者說,這可能是源自馬可執筆的經卷的第一句話:「關於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的好消息是這樣開始的。」人們使用這些含有執筆者名字的卷名,可能是出於實際的需要,因為這樣可以區分不同的經卷。

約翰福音 1:1

  • 最初 又譯「開始」,希臘語是ar·kheʹ。在聖經裡,這個詞的意思需要根據上下文來確定。在本節經文裡,這個詞不可能指創造萬物的上帝的「開始」,因為他一直存在,沒有開始。(詩90:2)因此,這個詞必定是指上帝開始創造的時候。上帝最初創造的個體稱為「話語」,這個個體後來降世成為耶穌,「話語」是他在天上的一個頭銜。(約1:14-17)因此,只有耶穌才能稱為受造萬物中的「頭生子」。(西1:15)耶穌是「最先被上帝創造的」(啟3:14),所以他在其他靈體以及物質宇宙被創造之前就已經存在了。事實上,「天上的、地上的……全都是通過[耶穌]創造的」。(西1:16;關於「最初」一詞的其他用法,另見約6:64的注釋)

    話語 希臘語是loʹgos(邏各斯)。這個詞在這裡用作頭銜,這個頭銜也出現在約翰福音1:14和啟示錄19:13。約翰指出擁有這個頭銜的就是耶穌。無論在降世之前身為靈體時,在地上傳道期間身為完美的人時,還是升到天上後,耶穌都被稱為「話語」。耶穌是上帝的「話語」,也就是上帝的主要發言人,負責向創造主的其他靈體兒子以及人類傳達信息和指示。按理來說,在耶穌來到地上之前,耶和華上帝必定多次通過「話語」(身為上帝主要發言人的天使)跟人溝通。(創16:7-11;22:11;31:11;出3:2-5;士2:1-4;6:11,12;13:3)

    跟……同在 直譯「朝著」,希臘語是pros。在這裡,這個希臘語介詞隱含距離很近、關係密切的意思。這個介詞也顯示由它連接起來的是兩個不同的個體,在本節經文裡即「話語」和獨一無二的上帝。

    「話語」是個神 又譯「『話語』具有神性」或「『話語』是像神一樣的個體」。約翰寫下的這句話描述了「話語」(希臘語是loʹgos;另見本節經文的注釋:「話語」),也就是耶穌基督的本質或特質。「話語」之所以被描述為「一個神」「像神一樣的個體」或「具有神性」,一個理由是他擁有上帝的頭生子這個卓越的地位,其他的萬物都是上帝通過他而創造的。很多譯者傾向於把這句話譯作「『話語』就是上帝」,表示耶穌等同於全能的上帝。不過,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約翰的意思並不是說「話語」就是全能的上帝。首先,這句話之前和之後的句子都清楚地說「話語」是「跟上帝同在」的。其次,希臘語詞the·osʹ(提奧斯,意思是「神」或「上帝」)在第 1和 2節裡出現了三次。在希臘語原文裡,the·osʹ第一和第三次出現時前面都有定冠詞,但第二次出現時卻沒有。很多學者都同意,the·osʹ第二次出現時前面沒有定冠詞,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細節。在這兩節經文裡,如果加了定冠詞,the·osʹ指的就是全能的上帝。但如果沒有加定冠詞,the·osʹ在這個語法結構中就是個具有描述性質的詞,用來描述「話語」的一個特質。因此,英語、法語、德語和漢語的一些聖經譯本對這句話的翻譯都跟《新世界譯本》類似,表達的意思是「話語」是「一個神」「像神一樣的」或「具有神性的」。一些古老的科普特語譯本也支持上述理解。很可能在公元3~4世紀,有人把約翰福音翻譯成科普特語的兩種方言(塞伊得語和波海爾語),這些譯本也用不同的方式翻譯約翰福音1:1中第一和第二個the·osʹ。以上這些譯本的譯法都強調「話語」的一個特質,也就是他的本質跟上帝相似,但這些譯法並沒有表示「話語」等同於他的父親,全能的上帝。與本節經文一致的是,歌羅西書2:9說「上帝的本質……在基督身上完全體現出來」。彼得後書1:4甚至說,那些跟基督一起統治的人也能「享有上帝的本質」。此外,《七十子譯本》常用希臘語詞the·osʹ來翻譯希伯來語詞ʼel和ʼelo·himʹ,後面兩個詞一般譯作「上帝」,而它們的基本意思很可能是「大能者」或「強有力者」。這兩個希伯來語詞可以用來指全能的上帝、其他的神以及凡人。(另見約10:34的注釋)「話語」被稱為一個「神」或「大能者」,跟以賽亞書9:6的預言也是一致的,經文預告彌賽亞會稱為「大能的神」(不是「全能的神」),他也會做他子民「永恆的父親」。他自己的父親,也就是「天軍的統帥耶和華」,會熱心成就這件事。(賽9:7)

多媒體資料

  • 約翰福音簡介短片

  • 科普特語譯本中的約翰福音1:1

  • 約翰福音的一份早期抄本

  • 約翰福音主要事件

  • 在最初,「話語」跟上帝同在,「話語」是個神(gnj 1 00:00-00:43)

參考經文

  • +約 12:48, 49; 西 1:15; 啟 3:14; 19:11, 13
  • +箴 8:22, 30; 約 17:5
  • +賽 9:6; 約 1:18; 10:35, 36; 腓 2:5, 6

索引

  • 檢索手冊

    《聖經問答》第160篇

    《聖經經文選析》第12篇

    《洞悉聖經》(上冊)600-602頁

    《洞悉聖經》(下冊)131,830-831,832-833頁

    《聖經的真理》202-203頁

    《守望台》

    2009/4/1刊18-19頁

    2008/11/1刊24-25頁

    1999/8/1刊10頁

    1993/10/15刊28頁

    1993/4/1刊11頁

    1991/12/1刊23頁

    1990/8/15刊31頁

    1988/9/1刊16-19頁

    1987/5/1刊31頁

    1987/1/1刊30-31頁

    《警醒!》

    2005/4/22刊8-9頁

    《永遠生活》40頁

    《推理》223-225,355-356頁

    《你應當相信三位一體嗎?》26-28頁

  • 出版物索引

    《聖經問答》 160;《選析》 12;《洞悉上》 600-602;《洞悉下》 131, 830-833;《守》09 4/1 18-19;《守》08 11/1 24-25;《聖經真理》 202-203;《警》05 4/22 8-9;《推理》 223-225, 355-356;《三位一體》 26-27;《守》99 8/1 10;《和合新世》 1529-1530;《敬拜》 17;《守》93 4/1 11;《守》93 10/15 28;《守》91 12/1 23;《守》90 8/15 31;《永遠生活》 40;《守》88 9/1 16-19;《守》87 1/1 30-31;《守》87 5/1 31;

    w85 2/15 29; w84 6/1 13-4; w82 9/15 23; w82 11/1 20; w77 11/15 703; w77 12/1 732; gh 117; w76 5/15 317-9; w76 7/1 389-90; w75 7/15 446; w75 9/15 556-9; w74 3/1 140; w74 11/15 689-90; w73 2/15 102; w73 11/1 646; w70 5/15 309-10; w69 4/15 230; tr 24; w66 10/1 604; w64 5/15 318; w64 8/15 506; w63 1/1 24; w63 3/15 169; w63 4/1 215, 217; w62 7/1 400; w62 7/15 445; w61 11/15 694

約翰福音 1:2

參考經文

  • +彌 5:2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601頁

    《洞悉聖經》(下冊)830頁

    《守望台》

    2000/2/15刊11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601;《洞悉下》 830;《守》00 2/15 11;

    w77 12/1 732; gh 117; w74 3/1 140; w74 11/15 689-90; w73 2/15 102; w73 11/1 646; w70 5/15 309-10; w63 3/15 170; w63 4/1 217

約翰福音 1:3

多媒體資料

  • 上帝通過「話語」創造了其他的一切(gnj 1 00:44-01:00)
  • 生命和光是通過「話語」而有的(gnj 1 01:01-02:11)

參考經文

  • +約 1:10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93/4/1刊11頁

  • 出版物索引

    《守》93 4/1 11;

    w82 11/1 20; w77 12/1 732; gh 117; w76 9/15 548; w75 11/15 689; w74 3/1 140; w74 11/15 689-90; w73 2/15 102; im 126-7; w63 3/15 170; w63 4/1 217; w63 7/1 410; g63 6/8 30; g63 11/8 29; w62 11/15 686; w59 3/15 86

約翰福音 1:4

  • 生命……光 這兩個主題交織在上帝指引約翰寫下的書卷裡。上帝是生命的源頭,而所有其他生命都是他「通過」耶穌這「話語」創造的。(約1:4)在這個意義上,生命可以說是藉著耶穌基督而有的。另外,也是通過耶穌,上帝讓有罪而難免一死的人類有機會得到永遠的生命。耶穌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是「生命」,而這生命成了「人的光」。約翰福音1:9把「話語」稱為「照亮各種人的真光」。人如果跟隨耶穌這「世界的光」,就會「擁有生命的光」。(約8:12)「話語」也是上帝委任的「帶領人得到生命的領袖」,把亮光帶給那些走在通往生命之路上的人。(徒3:15)

    通過他而有 最早期的希臘語抄本在第3和4節並沒有標點符號,因此有些譯本把譯作「而有」的希臘語原文跟第3節的後半句聯繫在一起去理解,表達的意思是:「已有的,沒有一樣不是靠他而有的。」不過,《新世界譯本》的譯法根據的是經過聖經學者校勘的希臘語文本,例如韋斯科特與霍特的文本、內斯特萊與阿蘭的文本,以及聯合聖經公會出版的文本。此外,很多學者的理解都跟《新世界譯本》一致。現在正文的譯法表達的意思是,生命和光都是通過「話語」而開始存在的。(西1:15,16)

    他 指的是「話語」。(另見約1:1的注釋)

腳注

  • *

    又譯「人類」。

參考經文

  • +約 8:12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93/4/1刊11頁

  • 出版物索引

    《守》93 4/1 11;

    w76 6/15 374; w76 11/15 690-1; w63 4/1 208

約翰福音 1:5

多媒體資料

  • 黑暗卻沒有勝過光(gnj 1 02:12-03:59)

參考經文

  • +約 3:19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93/4/1刊11頁

  • 出版物索引

    《守》93 4/1 11;

    w76 6/15 374; w76 11/15 690-1; w63 4/1 208

約翰福音 1:6

  • 奉派來代表上帝 又譯「被上帝派來執行任務」。施浸者約翰接獲的任務是來自上帝的(路3:2),這個任務包括傳道,也就是向公眾傳達信息。約翰不僅向到他那裡去的猶太人宣告彌賽亞和上帝的王國即將來到,還勸勉他們要為自己的罪悔改。(太3:1-3,11,12;可1:1-4;路3:7-9)施浸者約翰既是先知、傳福音者,也是有自己門徒的導師。(路1:76,77;3:18;11:1;約1:35)

    約翰 指的是施浸者約翰。使徒約翰在這卷福音書裡多次提到施浸者約翰,但從來沒有加上「施浸者」這個稱呼,這個做法跟其他福音書的執筆者不同。(另見太3:1;可1:4的注釋)當使徒約翰指名提到三個不同的馬利亞時,每次都會特別加以區分。(約11:1,2;19:25;20:1)不過,他提到施浸者約翰時確實沒有必要這樣做,因為他從沒有在福音書裡用「約翰」這個名字來稱呼自己,沒有人會誤解他說的約翰是誰。這一點進一步證明,使徒約翰就是這卷福音書的執筆者。(另見「約翰福音簡介」以及約翰福音卷名的注釋)

參考經文

  • +太 3:1; 路 1:13; 3:2

約翰福音 1:7

  • 他 指的是施浸者約翰。(參看徒19:4)

    他的見證 又譯「這個見證人」。譯作「見證」的希臘語名詞是mar·ty·riʹa,這個詞在約翰福音裡出現的次數是其他三卷福音書加起來的三倍。相關的動詞mar·ty·reʹo(在本節經文譯作「作見證」)在約翰福音裡出現了39次,但在其他福音書裡只出現過兩次。(太23:31;路4:22)由於這個希臘語動詞常常用在施浸者約翰身上,有些人認為可以稱呼他為「見證人約翰」。(約1:8,15,32,34;3:26;5:33;另見約1:19的注釋)在談到耶穌的傳道工作時,約翰福音也經常使用這個動詞,說耶穌「作見證」。(約8:14,17,18)耶穌對本丟·彼拉多說的話也特別值得留意,他說:「我要給真理作見證,我是為這件事而生,為這件事來到世上的。」(約18:37)在上帝指引約翰寫下的啟示錄裡,耶穌被稱為「忠信的見證人」「忠信真實的見證人」。(啟1:5;3:14)

參考經文

  • +太 3:11; 徒 19:4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95/5/15刊30-31頁

    1993/4/1刊11頁

  • 出版物索引

    《守》95 5/15 30-31;《守》93 4/1 11

約翰福音 1:8

參考經文

  • +約 1:19, 20; 徒 13:25
  • +約 3:28; 5:33, 36

約翰福音 1:9

  • 世人 希臘語是koʹsmos。本節經文說耶穌「來到世人當中」,看來說的主要是他受浸而不是降世為人的時候。耶穌受浸後開始執行傳道職務,為世人帶來亮光。(參看約3:17,19;6:14;9:39;10:36;11:27;12:46;約一4:9)

多媒體資料

  • 「真光」快要來到世人當中(gnj 1 1:10:28-1:10:55)

參考經文

  • +太 4:16, 17; 路 2:30, 32; 約 3:19; 9:5, 39; 12:46; 徒 13:47; 約一 2:8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82 11/1 21; w74 1/15 56; w71 3/1 140; g65 9/8 31; w64 7/15 433; w62 9/15 560

約翰福音 1:10

  • 世人是通過他而有的 在本節經文裡,譯作「世人」的希臘語詞是koʹsmos,有些譯本翻譯為「世界」。既然下半節說koʹsmos「不認識他」,可見這個詞在這裡指的是世上的人。在世俗著作中,這個希臘語詞有時用來指宇宙和受造萬物。使徒保羅在對一些希臘人講話時也用了這個詞(譯作「世界」),表達的也許就是這個意思。(徒17:24)不過,在《希臘語經卷》中,這個詞通常指世上的所有人或一部分人。耶穌確實參與了創造天地萬物的工作,但本節經文強調的是他在創造人類這件工作上擔任的角色。(創1:26;約1:3;西1:15-17)

腳注

  • *

    又譯「承認」。

參考經文

  • +創 1:26; 約 1:3, 4; 林前 8:6; 西 1:16; 來 1:2
  • +約 1:14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242頁

    《守望台》

    1993/4/1刊12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242;《守》93 4/1 12;

    w84 2/15 5; w76 7/15 443; w64 7/15 433; w63 3/15 173

約翰福音 1:11

參考經文

  • +約 18:35; 徒 4:10, 11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93/4/1刊12頁

  • 出版物索引

    《守》93 4/1 12;

    w78 3/1 28; w76 7/15 443; w76 11/15 691; w63 3/15 173

約翰福音 1:12

參考經文

  • +加 3:26
  • +羅 8:14, 16; 林後 6:18; 弗 1:5; 約一 3:1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220頁

    《洞悉聖經》(下冊)128頁

    《守望台》

    2001/4/1刊5頁

    1993/4/1刊12頁

    《推理》37-38,297-298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220;《洞悉下》 128;《推理》 37-38, 297-298;《守》01 4/1 5;《守》93 4/1 12;

    w78 3/1 28; w76 11/15 691; w74 2/1 81; li 108; im 243

約翰福音 1:13

腳注

  • *

    直譯「血」。

  • *

    直譯「肉體」。

參考經文

  • +約 3:3; 彼前 1:23; 約一 3:9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128頁

    《守望台》

    1993/4/1刊12頁

    《推理》297-298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128;《推理》 297-298;《守》93 4/1 12;

    w78 3/1 28; w74 2/1 81; w74 2/15 104; li 108; im 243

約翰福音 1:14

  • 「話語」成了肉身 耶穌從出生直到死亡都完完全全是個人。他曾解釋自己為什麼要成為血肉之軀,說:「我將要賜的食物就是我的肉,是為了世人的生命而賜的。」(約6:51)此外,耶穌必須完完全全成為一個人,才有可能對有血有肉的人的經歷有切身的體會,這樣他才能成為一個體恤人的大祭司。(來4:15)耶穌是人的時候不可能同時具有神性,聖經說他「曾經比天使低微一點」。(來2:9;詩8:4,5;另見本節經文的注釋:肉身)不過,有些人認為耶穌來到地上時並沒有成為肉身,其中包括諾斯替教徒(英語Gnostics)。他們相信知識(希臘語gnoʹsis)可以通過某種神祕的方式獲得,並把希臘哲學和東方神祕主義跟叛道的基督教教義混合起來。他們認為一切物質都是邪惡的,因此聲稱耶穌來到地上時並沒有成為肉身,他只是看起來有個血肉之軀而已。看來到了公元1世紀末,處於萌芽階段的諾斯替主義已廣為流傳,也許就是針對這種思想,約翰才特意強調「『話語』成了肉身」。約翰也在他寫的書信裡警告人,不要聽信那些不承認耶穌「成了肉身來過」的錯誤主張。(約一4:2,3;約二7)

    肉身 又譯「一個人」,希臘語是sarx。這個詞在這裡指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耶穌降世為人後,就不再是靈體了。他不是披上肉身而已,這跟天使以往向人顯現時的做法不同。(創18:1-3;19:1;書5:13-15)因此,耶穌自稱為「人子」是很恰當的。(約1:51;3:14;另見太8:20的注釋)

    住 直譯「支搭帳篷」。帳篷是可以拆卸的臨時住處。有些人以為,「『話語』……住[支搭帳篷]在我們中間」這句話表示,耶穌並沒有成為一個真正的人,而是一個化為人形的靈體。不過,彼得用過一個相關的希臘語名詞來指自己在地上時的身體,在那裡譯作「帳篷」。(彼後1:13及腳注)儘管彼得知道自己快要去世,知道自己將會復活成為靈體而不是肉身,但他並不是說他當時就是個化為人形的靈體。(彼後1:13-15;另見林前15:35-38,42-44;約一3:2)

    我們也看過他的榮耀 耶穌在地上生活和傳道期間,約翰和其他使徒都親眼看過耶穌的榮耀,也就是他的光彩和威嚴。這樣的榮耀,只有能完美反映耶和華特質的人才可能展現出來。此外,約翰也曾跟雅各和彼得一起目睹耶穌改變形貌。(太17:1-9;可9:1-9;路9:28-36)因此,約翰在這裡說的,也許不單單指耶穌反映出上帝的特質,還指60多年前耶穌改變形貌一事。那個異象也給使徒彼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約翰寫成這卷福音書前30年左右,彼得在上帝指引下寫了兩封書信。他在信中特別提到,耶穌改變形貌這個奇妙的異象讓人對「預言」更加確信不疑。(彼後1:17-19)

    獨生子 一般譯作「獨生(的)」的希臘語詞是mo·no·ge·nesʹ,詞典的定義是「同類中僅有的」「獨一無二的」「唯一的」。聖經用這個詞來形容一個人(無論男女)是父母唯一的孩子。(另見路7:12;8:42;9:38的注釋)在使徒約翰寫的書卷裡,這個詞只用在耶穌身上(約3:16,18;約一4:9),但從沒有用來指降生為人時或之後的耶穌。約翰總是用這個詞來形容降生為人前的耶穌,那時他是「話語」,「在最初,他就跟上帝同在」,甚至「還沒有世人以前」他就已經跟上帝同在了。(約1:1,2;17:5,24)耶穌是「獨生子」,因為他是耶和華的「頭生子」,只有他是上帝親自創造的。儘管其他靈體也被稱為「上帝的兒子們」(創6:2,4;伯1:6;2:1;38:4-7),但他們都是耶和華通過他的頭生子創造出來的(西1:15,16)。總的來說,希臘語詞mo·no·ge·nesʹ用來描述耶穌時,既指他是「同類中僅有的」「獨一無二的」「無與倫比的」,也指他是唯一被上帝親自創造出來的兒子。(約一5:18;另見來11:17的注釋)

    充滿上帝的恩典和真理 「話語」,也就是耶穌基督,有上帝的恩典,而且總是信守真理。不過,經文的上下文表明這句話有更深層的意思:耶和華特別挑選了他的獨生子來充分闡明和展現他的分外恩典和真理。(約1:16,17)耶穌充分反映出天父的這些特質,因此他可以說:「誰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親。」(約14:9)正是通過耶穌,上帝讓所有樂意接受的人都可以領受分外恩典和真理。

    上帝的恩典 又譯「分外恩典」,希臘語是khaʹris。這個詞在《希臘語經卷》裡出現過150多次,包含好幾層意思,至於是哪一層意思則需要根據上下文來判斷。當用來指上帝對人類的分外恩典時,這個詞指的是上帝慷慨地、無償地、不求回報地賜給人的禮物。這種恩典是上帝對人類大方施與、深情厚愛的表現,並不是領受恩典的人做了什麼而應得或賺來的,純粹是上帝出於慷慨的精神施與的。(羅4:4;11:6)不過,這個詞不一定強調領受恩典的人不配獲得恩典,這就是為什麼經文說耶穌也從上帝那裡領受了這種恩典。在談到耶穌的經文裡,這個詞很恰當地譯作「上帝的恩典」(本節經文)、「恩典」或「喜愛」(路2:40,52)。在其他經文裡,這個希臘語詞譯作「福」「喜愛」「捐款」或「救濟的善事」。(路1:30;徒7:46;林前16:3;林後8:19)

參考經文

  • +腓 2:7; 提前 3:16; 來 2:14
  • +約 3:16; 西 1:15, 16; 來 1:5, 6; 約一 4:9
  • +弗 4:21

索引

  • 檢索手冊

    《永遠享受美好的生命》15課

    《洞悉聖經》(上冊)375,465,601頁

    《洞悉聖經》(下冊)56,63,130-131,834,840-841,1136頁

    《守望台》

    2005/1/15刊13頁

    1993/4/1刊12頁

    1992/1/15刊20-21頁

    1991/10/15刊23頁

    1989/12/1刊11頁

    《你應當相信三位一體嗎?》15頁

  • 出版物索引

    《美好生命》 15;《洞悉上》 375, 465, 601;《洞悉下》 56, 63, 130-131, 834, 840-841, 1136;《守》05 1/15 13;《三位一體》 15;《守》93 4/1 12;《守》92 1/15 20-21;《守》91 10/15 23;《守》89 12/1 11;

    w80 11/1 21; w79 3/1 26; w79 4/15 21; w78 2/1 29; gh 118; w76 7/1 389; w74 5/1 286; w74 11/15 683, 689-90; w73 11/1 647; w72 8/15 490; im 231; w66 5/1 267; w63 1/1 24; w63 3/15 173, 175; w62 6/15 382; w62 7/1 397; w56 2/1 29

約翰福音 1:15

  • 在我後面來的 施浸者約翰比耶穌早六個月出生,也比耶穌更早開始傳道工作。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耶穌是在約翰「後面」來的。(路1:24,26;3:1-20)但耶穌成就的事比約翰大得多,因此可以說耶穌在每一方面都「超越」了約翰,到他「前面」了。另外,施浸者約翰談到耶穌時說:「在我以前,他就存在了。」這表明他知道耶穌在降世為人之前就已經存在。

參考經文

  • +約 8:58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93/4/1刊12頁

  • 出版物索引

    《守》93 4/1 12;

    g64 6/8 31

約翰福音 1:16

  • 分外恩典,而且不斷地恩上加恩 譯作「分外恩典」的希臘語詞是khaʹris。在本節經文,這個詞指的是上帝對人類慷慨的施與,以及他顯出的深情厚愛。這種恩典並不是領受的人應得或賺來的,純粹是上帝出於慷慨的精神施與的。(另見詞語解釋「分外恩典」)在這裡khaʹris一詞出現了兩次,並跟希臘語介詞an·tiʹ(基本意思是「在上面」)一起使用,形容分外恩典極其豐厚、源源不絕。這個意思可以用「源源不斷的分外恩典」來表達。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93/4/1刊12-13頁

  • 出版物索引

    《守》93 4/1 12-13;

    w74 2/1 82

約翰福音 1:17

  • 法典……分外恩典和真理 在《希臘語經卷》裡,通過摩西賜下的法典常被用來跟「分外恩典」進行對比。(羅3:21-24;5:20,21;6:14;加2:21;5:4;來10:28,29)摩西法典作為「監護人」帶領人到基督那裡,而且其中包含很多預示未來的「影子」,這些後來都通過基督實現了。(加3:23-25;西2:16,17;來10:1)法典的一個作用是,「讓人認清了什麼是罪」。(羅3:20)由於清楚認識到什麼是罪,我們就明白了「罪給人的報酬是死亡」,也明白「如果有人違犯或不服從[法典],都會受到公正的懲罰」。(羅6:23;來2:2)在這裡,約翰把「法典」跟「通過耶穌基督而來」的「分外恩典和真理」做了個對比。因為耶穌,法典預示的事物成為實體,這些事物包括為了贖罪和得到寬恕而獻上的祭牲。(利4:20,26)耶穌也表明,上帝會賜下獨生子作為贖罪的祭牲,讓有罪的人類得到「分外恩典」。(西1:14;約一4:10及腳注;另見羅6:23的注釋以及詞語解釋「分外恩典」)耶穌還揭示了一個新的「真理」:他的犧牲能讓人得到自由,擺脫罪和死的奴役。(約8:32;另見約1:14的注釋)

參考經文

  • +出 31:18; 申 4:44
  • +羅 3:23, 24; 6:14; 弗 1:5, 6
  • +約 8:31, 32; 14:6; 18:37; 林後 1:20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840-841,843,1022,1136-1137頁

    《守望台》

    1991/10/15刊12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840-841, 843, 1022, 1136-1137;《守》91 10/15 12;

    g80 2/8 31; w74 2/1 82; w73 12/1 730; im 270; w66 5/1 267, 269

約翰福音 1:18

  • 在天父身邊 身邊,直譯「懷裡」。在某人懷裡,表示受某人恩寵,跟某人關係密切。這種比喻的說法來自猶太人的進餐習慣。猶太人進餐時會側臥在床榻上,可以很容易往後靠在好朋友懷裡或胸前。(約13:23-25)經文的意思是,耶穌是耶和華最親密的朋友,只有耶穌才能幫助人全面而徹底地認識天父。(太11:27)

    獨生的神 指的是「話語」,也就是「耶穌基督」,約翰之前也說他是個「神」。(約1:1,17)約翰曾經稱耶穌為上帝的獨生子。(約1:14;3:16)在本節經文中,約翰稱呼耶穌為「獨生的神」,這個稱呼強調耶穌在上帝的安排中獨一無二的地位。從「神」這個詞在聖經裡的用法來看,耶穌確實可以被稱為一個「神」。這個頭銜的基本意思是大能者,在聖經裡甚至用來指凡人。(詩82:6;另見約1:1;10:34的注釋)耶穌是個「神」,一個大能者,是因為他擁有全能的上帝賦予的能力和權柄。(太28:18;林前8:6;來1:2)只有耶穌是上帝親自創造的,上帝也只通過耶穌創造了萬物(約1:3),所以稱呼耶穌為「獨生的神」非常恰當。這個稱呼表明,耶穌擁有獨一無二的地位,比上帝的其他靈體兒子更榮耀、更顯赫。有些抄本在這裡寫的是「獨生子」,一些聖經譯本就採用了這樣的譯法。不過,最早期、最權威的抄本寫的都是「獨生的神」(希臘語原文有的有定冠詞,有的沒有)。

參考經文

  • +出 33:17, 20; 約 6:46; 約一 4:12
  • +箴 8:22, 30
  • +約 1:1
  • +太 11:27; 路 10:22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375,602頁

    《洞悉聖經》(下冊)65,131,833,1210頁

    《守望台》

    2015/7/1刊15頁

    2014/7/1刊14-15頁

    2012/4/15刊4頁

    1997/2/1刊11-12頁

    1989/1/15刊30頁

    1988/9/1刊17-18頁

    1988/8/15刊21-23頁

  • 出版物索引

    《守》15 7/1 15;《守》14 7/1 14-15;《守》12 4/15 4;《洞悉上》 375, 602;《洞悉下》 65, 131, 833, 1210;《守》97 2/1 12;《守》89 1/15 30;《守》88 8/15 21-23;《守》88 9/1 17-18;

    w85 3/1 27; w75 3/1 143; ts 106; w74 10/1 593; w74 11/15 689-90; w73 9/15 547; w73 11/1 644; w72 8/15 490; w68 1/1 30; w63 4/1 205, 219; w63 10/1 593

約翰福音 1:19

  • 約翰的見證 又譯「約翰的證詞」。約翰福音1:7也談到施浸者約翰所作的「見證」(譯自希臘語詞mar·ty·riʹa的一種形式),並說他來是要為光作見證。這裡用的也是mar·ty·riʹa一詞,指的是施浸者約翰為耶穌而提供的證詞或作出的聲明,這些話記載在接下來的經文裡。

參考經文

  • +路 3:15

約翰福音 1:20

參考經文

  • +徒 13:25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8 2/1 27

約翰福音 1:21

  • 以利亞 見太11:14的注釋。

    那位先知 指摩西預告要來、民眾期盼已久的那位先知。(申18:18,19;約1:25-27;6:14;7:40;徒3:19-26)

參考經文

  • +瑪 4:5
  • +路 1:13, 17
  • +申 18:15; 約 6:14, 15; 7:37, 40; 徒 3:22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581,901-902頁

    《耶穌是道路》30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30;《洞悉下》 581, 901-902;

    w83 4/1 30-1; w78 2/1 27; ts 56-7

約翰福音 1:22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8 2/1 27

約翰福音 1:23

  • 耶和華 這裡引用的經文是以賽亞書40:3。在希伯來語原文裡,這節經文出現了代表上帝名字的四個希伯來輔音字母(相當於英語的YHWH)。(另見附錄A5和附錄C)福音書的執筆者馬太、馬可和路加都指出,以賽亞的預言應驗在施浸者約翰身上。在約翰福音的這個記載裡,施浸者約翰也指出以賽亞的預言所說的人就是他自己。約翰會「修直耶和華的道路」,意思是說他會在耶穌前面為他開路,而耶穌是天父的代表,是奉天父的名而來的。(約5:43;8:29)

參考經文

  • +賽 40:3; 瑪 3:1; 太 3:1, 3; 可 1:3; 路 1:67, 76; 3:3, 4; 7:27, 28

索引

  • 檢索手冊

    《以賽亞的預言》(上)399-401頁

    《推理》221頁

  • 出版物索引

    《推理》 221;《以賽亞上》 400-401;《守》86 3/1 9;

    w78 2/1 27; w66 5/15 307; g63 9/8 30

約翰福音 1:26

  • 施浸 又譯「使……浸入水中」。譯作「施浸」的希臘語詞是ba·ptiʹzo,意思是「使……浸入」。聖經的其他記載表明,人接受浸禮時需要完全浸入水中。例如,聖經說約翰在撒琳附近的約旦河谷為人施浸,是「因為那裡水多」。(約3:23)另外,腓力為一個埃塞俄比亞的內臣施浸時,他們是「一起下到水裡」的。(徒8:38)《七十子譯本》在翻譯列王紀下5:14時,也用了同一個希臘語詞來描述乃縵「在約旦河裡浸了七次」。

約翰福音 1:27

  • 解開鞋帶 無論是替人解開鞋帶還是替人脫鞋(太3:11;可1:7;路3:16),都是卑微的工作,通常是奴隸做的。

參考經文

  • +太 3:11; 可 1:7; 徒 13:25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1208頁

    《守望台》

    1990/3/15刊22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1208;《守》90 3/15 22

約翰福音 1:28

  • 約旦河對岸的伯大尼 這裡的「對岸」指的是約旦河東岸。這個伯大尼在《希臘語經卷》只出現過一次,並不是靠近耶路撒冷的那個伯大尼。(太21:17;可11:1;路19:29;約11:1)這個伯大尼到底位於約旦河東岸的什麼地方已無人知道。有些人根據耶穌受浸地點的傳說認為,這個伯大尼隔著約旦河跟耶利哥相對。不過,約翰福音1:29,35,43和2:1顯示,這個地方應該離加利利的迦拿更近,而不是靠近耶利哥。因此,這個伯大尼最可能的地點看來是在加利利海以南不太遠的地方,但具體位置無法確定。(另見附錄B10)

    伯大尼 有些抄本寫的是「伯大巴拉」而不是「伯大尼」,一些聖經譯本就是根據這些抄本翻譯的。不過,最可靠的抄本寫的都是「伯大尼」。

參考經文

  • +太 3:1, 6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170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170

約翰福音 1:29

  • 上帝的綿羊羔 在耶穌受浸以及受魔鬼引誘之後,施浸者約翰介紹他時,說他是「上帝的綿羊羔」。這個詞組只出現在本節經文和約翰福音1:36。(另見附錄A7)將耶穌比作綿羊羔是很恰當的。聖經多次提到,人們為了表示自己有罪以及為了親近上帝,都會獻上綿羊。被獻做祭牲的綿羊代表耶穌將為人類獻上的祭物,這個祭物就是耶穌作為完美的人所擁有的生命。「上帝的綿羊羔」這個詞組也許跟《希伯來語經卷》的一些經文遙相呼應。施浸者約翰非常熟悉這些經卷,他用這個詞組時也許想到了以下一個或多個記載中提到的綿羊:亞伯拉罕獻上的公綿羊,用來替代他的兒子以撒(創22:13);在埃及被宰殺的逾越節的綿羊羔,讓被奴役的以色列人得到拯救(出12:1-13);在耶路撒冷每天早晚獻在上帝祭壇上的公綿羊羔(出29:38-42)。約翰也可能想到以賽亞的預言,經文指出,被耶和華稱為「我的僕人」的那一位會「像綿羊被人牽去宰殺」。(賽52:13;53:5,7,11)在哥林多前書,使徒保羅稱耶穌為「逾越節的綿羊羔」。(林前5:7)使徒彼得說,耶穌的「寶血,好像一隻沒有瑕疵、沒有污點的綿羊羔的血」。(彼前1:19)在啟示錄裡,得到榮耀的耶穌被比喻為「綿羊羔」超過25次。(以下是其中一些經文:啟5:8;6:1;7:9;12:11;13:8;14:1;15:3;17:14;19:7;21:9;22:1)

    世人 希臘語是koʹsmos。在希臘文學作品中,這個詞常常用來指世人,這也是聖經中最常見的用法。在本節經文和約翰福音3:16,koʹsmos指的都是全人類,而本節經文說他們是有「罪」的,也就是遺傳了亞當的罪。

參考經文

  • +徒 8:32, 35; 林前 5:7; 彼前 1:18, 19; 啟 5:6
  • +賽 53:7, 11; 約 6:51; 林前 15:3; 來 9:13, 14; 彼前 2:24; 約一 2:1, 2; 3:5; 4:14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1012頁

    《守望台》

    2009/7/15刊6頁

    2001/4/1刊4-5頁

  • 出版物索引

    《守》24.08 4-6;《洞悉下》 1012;《守》09 7/15 6;《守》01 4/1 4-5;《守》86 4/15 8;

    w84 8/15 10; w81 1/15 18-9, 21; w79 3/1 18, 21; gh 79; w76 10/15 622-3; kj 284, 392; im 215, 221; w66 4/15 237; w65 1/1 14; w64 7/15 433; w63 3/1 137; w63 3/15 176; w62 4/1 201; w62 11/1 660-1; w60 4/1 112; w59 4/15 125

約翰福音 1:30

參考經文

  • +約 1:15; 8:58

索引

  • 檢索手冊

    《耶穌是道路》38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38;《人物》 14;《守》86 4/15 8;

    w76 10/15 622; w66 5/15 306; w63 3/15 176

約翰福音 1:31

參考經文

  • +徒 19:4

索引

  • 檢索手冊

    《耶穌是道路》38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38;《人物》 14;

    w73 6/1 331; w63 3/15 176

約翰福音 1:32

  • 像鴿子一樣 耶穌受浸時,上帝的「神聖力量」降在他身上,情形看來就像鴿子拍動著翅膀降落一樣。鴿子既有神聖的用途,也有象徵意義。鴿子可以用來獻祭(可11:15;約2:14-16),也象徵清白無邪(太10:16)。挪亞放出去的鴿子把一片橄欖葉帶回方舟,既表明洪水退去了(創8:11),也表明一段安舒的日子即將來到(創5:29)。因此,在耶穌受浸時,耶和華可能是藉著鴿子的形態來讓人留意,他的兒子耶穌身為彌賽亞所肩負的使命:清白無罪的耶穌將為人類犧牲生命,藉此奠下基礎,讓人類能在他的統治下進入一段安舒的時期。

參考經文

  • +太 3:16; 可 1:10; 路 3:22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487頁

    《守望台》

    2007/12/1刊26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487;《守》07 12/1 26;

    w73 6/1 331

約翰福音 1:33

參考經文

  • +太 3:16
  • +太 3:11; 徒 1:5; 2:1, 4

索引

  • 檢索手冊

    《耶穌是道路》34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34;《人物》 12;

    w78 3/1 27; w73 6/1 331; w69 6/15 362; g64 8/8 30; w62 11/15 695

約翰福音 1:34

  • 上帝的兒子 這個詞組在聖經裡常用來指耶穌。(約1:49;3:16-18;5:25;10:36;11:4)上帝既不是血肉之軀也沒有實際的妻子,因此這肯定是個比喻,目的顯然是要幫助讀者明白,耶穌與上帝的關係跟人世間的父子關係一樣。此外,這也強調耶穌的生命來自上帝,因為他是上帝創造的。基於類似的理由,第一個人亞當也被稱為「上帝的兒子」。(另見路3:38的注釋)

參考經文

  • +太 3:17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3 6/1 331; w66 5/1 263; w63 3/15 177

約翰福音 1:35

  • 約翰跟兩個門徒 這裡提到施浸者約翰的兩個門徒,其中一個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另見約1:40的注釋)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170頁

    《洞悉聖經》(下冊)1056-1057頁

    《守望台》

    2008/4/15刊30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170;《洞悉下》 1056;《守》08 4/15 30;《守》86 4/15 8

約翰福音 1:36

參考經文

  • +啟 5:12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170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170;

    w79 3/1 21; kj 284, 392; im 221; w65 1/1 14

約翰福音 1:37

  • 兩個門徒……就跟在耶穌後面 這句話表明,耶穌最早的一批門徒原本是施浸者約翰的門徒。(另見約1:35,40的注釋)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52頁

    《耶穌是道路》38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38;《洞悉上》 52;《人物》 14

約翰福音 1:38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63 11/15 704

約翰福音 1:39

  • 下午4點 直譯「第十個小時」。(另見太20:3的注釋)

索引

  • 檢索手冊

    《耶穌是道路》38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38;《人物》 14;

    w66 6/1 343; w60 12/15 377

約翰福音 1:40

  • 那兩個人 約翰福音1:35提到這兩個人,其中沒有提到名字的門徒看來是使徒約翰,他是西庇太的兒子,也是這卷福音書的執筆者。(太4:21;可1:19;路5:10)這個結論有以下依據:約翰福音的執筆者從沒有提到自己的名字是什麼,也從沒有指名提到使徒約翰,而且總是將施浸者約翰直接稱為「約翰」。

參考經文

  • +太 4:18

約翰福音 1:41

  • 彌賽亞 希臘語是Mes·siʹas,這個詞在《希臘語經卷》裡只出現過兩次,是希伯來語詞ma·shiʹach的轉寫。(另見約4:25)希伯來語名詞ma·shiʹach是個頭銜,源自動詞ma·shachʹ,後者的意思是「塗上[液體]」或「膏立」。(出29:2,7及腳注)在聖經時代,人們會舉行儀式,把油倒在祭司、統治者或先知的頭上,表示這個人正式受到任命。(利4:3;撒上16:3,12,13;王上19:16)在本節經文裡,「彌賽亞」這個頭銜後面有個說明:「『彌賽亞』翻譯出來就是『基督』。」在《希臘語經卷》中,「基督」(希臘語Khri·stosʹ)這個頭銜出現了超過500次,相當於「彌賽亞」,這兩個頭銜的意思都是「受任命的人」或「受膏者」。(另見太1:1的注釋)

腳注

  • *

    首先去找,又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

參考經文

  • +但 9:25; 約 4:25; 11:27
  • +太 16:16; 可 8:29; 路 9:20

索引

  • 檢索手冊

    《新世界譯本》(修訂版)1822頁

    《守望台》

    2006/2/15刊4-5頁

    2005/9/15刊4頁

    1992/10/1刊9頁

    1990/11/15刊10頁

  • 出版物索引

    《新世》 1822;《守》06 2/15 4-5;《守》05 9/15 4;《守》92 10/1 9;《守》90 11/15 10;

    w78 2/1 30; w74 8/1 471

約翰福音 1:42

  • 你是……西門 在聖經原文中,西門有五個不同的名字。(另見太4:18;10:2的注釋)看來這是耶穌第一次見到西門,並給他取了閃米特名字「磯法」(Ke·phasʹ),這個名字可能跟約伯記30:6和耶利米書4:29出現的希伯來語詞ke·phimʹ(岩石)有關。在本節經文,這卷福音書的執筆者約翰加了一個說明:「『磯法』翻譯成希臘語就是『彼得』。」「彼得」是個希臘語名字,意思是「一塊磐石」。在聖經裡,只有西門有這個閃米特名字,也只有他有這個希臘語名字。既然耶穌能看出拿但業「心裡沒有詭詐」(約1:47;2:25),他也能看出彼得有怎樣的性情。特別是在耶穌犧牲並復活之後,彼得的確顯出了磐石般堅定不移的特質,在會眾裡積極鼓勵弟兄姐妹,發揮了穩定的作用。(路22:32;徒1:15,16;15:6-11)

    約翰 根據一些古抄本,使徒彼得的父親在這裡被稱為「約翰」。在其他古抄本裡,他被稱為「約拿」。在馬太福音16:17,耶穌稱呼彼得為「約拿的兒子西門」。(另見太16:17的注釋)有些學者說,「約翰」和「約拿」這兩個希臘語名字也許譯自同一個希伯來語名字,只是拼法稍有不同。

參考經文

  • +太 10:2; 徒 15:14
  • +太 16:18; 可 3:16; 約 21:15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133,1241頁

    《守望台》

    2014/3/15刊3-4頁

    2009/10/1刊22頁

    2009/2/1刊15頁

    《榜樣》181-182頁

  • 出版物索引

    《守》14 3/15 3-4;《榜樣》 181-182;《洞悉上》 133, 1241;《守》09 2/1 15;《守》09 10/1 22;

    w64 1/1 22

約翰福音 1:43

參考經文

  • +太 10:2, 3; 約 6:5-7; 12:20-22; 14:7-9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421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421

約翰福音 1:44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52頁

    《洞悉聖經》(下冊)540頁

    《耶穌是道路》38-39頁

    《萬民》17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38-39;《洞悉上》 52;《洞悉下》 540;《萬民》 17;《人物》 14

約翰福音 1:45

  • 拿但業 源自一個希伯來語名字,後者的意思是「上帝已經賜下」。這很可能是巴多羅買的另一個名字,他是耶穌的十二使徒之一。(太10:3)巴多羅買的意思是「多爾買的兒子」,是個源於父親名字的稱呼。拿但業又叫「巴多羅買」(即「多爾買的兒子」)並不奇怪,聖經也說有一個人就叫「巴提邁」(即「提邁的兒子」)。(可10:46)馬太、馬可和路加在提到巴多羅買時同時提到了腓力。類似地,約翰也將拿但業和腓力聯繫在一起,這進一步表明巴多羅買和拿但業就是同一個人。(太10:3;可3:18;路6:14;約1:45,46)在古代,一個人有不止一個名字並不罕見。(約1:42)

    摩西在法典上……還有先知書上…… 這裡的措辭跟「法典和先知書」這個詞組類似,後者在福音書裡以稍微不同的形式出現過好幾次。(太5:17;7:12;11:13;22:40;路16:16)在這裡,「法典」指的是從創世記到申命記的經卷,「先知書」指的是《希伯來語經卷》中由先知寫下來的經卷。這兩個詞放在一起使用時,可以指整部《希伯來語經卷》。本節經文提到的兩個門徒顯然都非常熟悉《希伯來語經卷》,而腓力想到的經文也許包括:創世記3:15;22:18;49:10;申命記18:18;以賽亞書9:6,7;11:1;耶利米書33:15;以西結書34:23;彌迦書5:2;瑪拉基書3:1。事實上,有不少經文指出,整部《希伯來語經卷》都為耶穌作證。(路24:27,44;約5:39,40;徒10:43;啟19:10)

多媒體資料

  • 耶斯列谷的景色

參考經文

  • +太 10:2, 3; 路 6:13, 14
  • +申 18:18; 賽 9:6; 彌 5:2; 瑪 3:1; 路 24:27; 約 5:46
  • +太 1:16; 13:55; 路 2:4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2006/2/15刊4-5頁

  • 出版物索引

    《守》06 2/15 4-5;《敬拜》 30-31;

    w80 2/1 24; w76 11/1 646

約翰福音 1:46

  • 拿撒勒能出什麼好東西? 一般認為,拿但業的話表明拿撒勒是個無足輕重的村莊,就連加利利人都看不起這個地方。(約21:2)《希伯來語經卷》和約瑟夫斯的著作都沒有特別提到拿撒勒,約書亞記19:12和約瑟夫斯倒是提到了附近的雅非亞(位於拿撒勒西南不足3公里處)。不過,並非所有加利利的城鎮都出現在《希伯來語經卷》或約瑟夫斯的著作裡。還有一點值得留意,福音書總是把拿撒勒稱為一座「城」(希臘語poʹlis),而這個詞通常用來指比村莊大的聚居地。(太2:23;路1:26;2:4;4:29)拿撒勒位於山坳,周圍的山岡俯瞰埃斯德賴隆平原(耶斯列平原)。那一帶人口密集,附近有幾個城鎮。拿撒勒的位置靠近重要的商貿通道,因此當地居民很容易聽到關於社會、宗教和政治的各種消息。(參看路4:23)拿撒勒也有自己的會堂。(路4:16)由此看來,拿撒勒可能並不是一個無足輕重的村莊。因此,拿但業的話也許只是反映出他很驚訝:既然聖經早就預告彌賽亞會出自猶大地區的伯利恆,腓力怎麼會認為上帝承諾會派來的那一位來自加利利,來自鄰近的城拿撒勒呢?(彌5:2;約7:42,52)

參考經文

  • +約 7:41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研讀版)

    2021/5刊3頁

    《洞悉聖經》(上冊)1155-1156頁

    《守望台》

    2002/8/15刊13頁

  • 出版物索引

    《守》21.05 3;《洞悉上》 1155-1156;《守》02 8/15 13;

    w80 2/1 24; w79 6/1 27; w76 7/15 442

約翰福音 1:47

  • 這是個真正的以色列人,他心裡沒有詭詐 雅各的所有後代都是以色列人,但耶穌並不是在說血統的問題。「以色列」的意思是「跟上帝較量的人」或「在上帝面前堅持不懈的人」,這個名字是雅各為了贏得福分而跟天使摔跤之後得到的。跟哥哥以掃不同,雅各很重視聖物,願意竭盡全力去贏得上帝的賜福。(創32:22-28;來12:16)耶穌在這裡說的話表明,拿但業之所以是個真正的以色列人,不僅是因為他的血統,也因為他跟祖先雅各一樣,對上帝充滿信心並堅持不懈地遵行上帝的旨意。此外,耶穌的話(也許呼應詩篇32:2)還表明拿但業毫不虛偽,沒有奸詐。

參考經文

  • +約 2:24, 25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2002/8/15刊13頁

  • 出版物索引

    《守》24.06 11;《守》02 8/15 13;

    w80 2/1 24

約翰福音 1:48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80 2/1 25

約翰福音 1:49

腳注

  • *

    直譯「拉比」。

參考經文

  • +亞 9:9; 太 27:11; 路 1:31, 32; 約 12:13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80 2/1 25; w78 2/1 30; w63 3/15 174-5, 177; g63 11/8 29

約翰福音 1:50

  • 你會看見比這更大的事呢 拿但業不久後就看到這句話開始應驗了。在家鄉加利利的迦拿,拿但業在一個婚宴上看見耶穌施行了第一個奇跡,把水變成上等美酒。(約2:1-11;21:2)拿但業又和另外11個後來跟他一起受任命做使徒的人,看見耶穌治好病人,驅逐邪靈,甚至使死人復活。除了看見這些事以外,拿但業和其他使徒還得到能力去施行奇跡並向人宣告「天上的王國近了」。(太10:1-8)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80 2/1 25

約翰福音 1:51

  • 實實在在 直譯「阿們,阿們」,希臘語是a·menʹ a·menʹ。希臘語詞a·menʹ是希伯來語詞ʼa·menʹ的轉寫,意思是「誠心希望如此」或「確實如此」。耶穌經常會先說出a·menʹ這個詞,然後才陳述事情、許下承諾或說出預言,藉此強調他說的話是真實可信的。有些學者說,耶穌使用「實在」(阿們)這個詞的方式,在聖經和其他宗教書籍中都是獨一無二的。(太5:18;可3:28;路4:24)此外,唯獨約翰福音有連續使用這個詞的情況(a·menʹ a·menʹ),而且在這個詞出現的25個地方都是這樣連用的。在這個譯本裡,a·menʹ連續兩次出現的地方都譯作「實實在在」。「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這半句話也可以翻譯為「我向你們保證」或「我告訴你們一個事實」。

    天 這裡用的希臘語詞可以指實際的天空,也可以指耶和華居住的地方。

    天使 又譯「使者」,希臘語是agʹge·los。這個希臘語詞以及對應的希伯來語詞mal·ʼakhʹ在聖經中出現了差不多400次。這兩個詞的基本意思都是「使者」,用來指靈界的使者時就譯作「天使」,用來指人時則通常譯作「使者」,偶爾譯作「人」。一般來說,根據上下文就能清楚判斷這兩個詞指的是天使還是人,但如果兩種情況都有可能,就往往會把另外的譯法放在腳注裡。(創16:7;32:6;伯4:18及腳注;33:23及腳注;傳5:6及腳注;賽63:9及腳注;太1:20;雅2:25;啟22:8;另見詞語解釋)

    到人子這裡來 又譯「為人子服務」。耶穌提到「天使升上降下」的時候,可能想到了雅各看到的異象。在異象中,天使在階梯上(或「梯子上」)上去下來(創28:12),這顯示耶和華照顧受他認可的人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通過天使。耶穌的話表明,跟隨耶穌的人將會清楚看出,上帝的天使在為耶穌服務,天父通過這種特別的方式照顧和引導他。

    人子 見太8:20的注釋以及詞語解釋。

參考經文

  • +創 28:10, 12; 詩 104:4; 但 7:13; 太 4:11; 路 22:43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19,782-783頁

    《感示》18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19, 782-783;《感示》 18;

    im 220; w63 3/15 173

譯本對照

點選經節數字,查看該節經文在其他聖經譯本中的譯法

引文

約 1:23賽 40:3

總類

約 1:1約 12:48, 49; 西 1:15; 啟 3:14; 19:11, 13
約 1:1箴 8:22, 30; 約 17:5
約 1:1賽 9:6; 約 1:18; 10:35, 36; 腓 2:5, 6
約 1:2彌 5:2
約 1:3約 1:10
約 1:4約 8:12
約 1:5約 3:19
約 1:6太 3:1; 路 1:13; 3:2
約 1:7太 3:11; 徒 19:4
約 1:8約 3:28; 5:33, 36
約 1:8約 1:19, 20; 徒 13:25
約 1:9太 4:16, 17; 路 2:30, 32; 約 3:19; 9:5, 39; 12:46; 徒 13:47; 約一 2:8
約 1:10創 1:26; 約 1:3, 4; 林前 8:6; 西 1:16; 來 1:2
約 1:10約 1:14
約 1:11約 18:35; 徒 4:10, 11
約 1:12加 3:26
約 1:12羅 8:14, 16; 林後 6:18; 弗 1:5; 約一 3:1
約 1:13約 3:3; 彼前 1:23; 約一 3:9
約 1:14腓 2:7; 提前 3:16; 來 2:14
約 1:14約 3:16; 西 1:15, 16; 來 1:5, 6; 約一 4:9
約 1:14弗 4:21
約 1:15約 8:58
約 1:17出 31:18; 申 4:44
約 1:17羅 3:23, 24; 6:14; 弗 1:5, 6
約 1:17約 8:31, 32; 14:6; 18:37; 林後 1:20
約 1:18出 33:17, 20; 約 6:46; 約一 4:12
約 1:18箴 8:22, 30
約 1:18約 1:1
約 1:18太 11:27; 路 10:22
約 1:19路 3:15
約 1:20徒 13:25
約 1:21瑪 4:5
約 1:21路 1:13, 17
約 1:21申 18:15; 約 6:14, 15; 7:37, 40; 徒 3:22
約 1:23瑪 3:1; 太 3:1, 3; 可 1:3; 路 1:67, 76; 3:3, 4; 7:27, 28
約 1:27太 3:11; 可 1:7; 徒 13:25
約 1:28太 3:1, 6
約 1:29徒 8:32, 35; 林前 5:7; 彼前 1:18, 19; 啟 5:6
約 1:29賽 53:7, 11; 約 6:51; 林前 15:3; 來 9:13, 14; 彼前 2:24; 約一 2:1, 2; 3:5; 4:14
約 1:30約 1:15; 8:58
約 1:31徒 19:4
約 1:32太 3:16; 可 1:10; 路 3:22
約 1:33太 3:16
約 1:33太 3:11; 徒 1:5; 2:1, 4
約 1:34太 3:17
約 1:36啟 5:12
約 1:40太 4:18
約 1:41但 9:25; 約 4:25; 11:27
約 1:41太 16:16; 可 8:29; 路 9:20
約 1:42太 10:2; 徒 15:14
約 1:42太 16:18; 可 3:16; 約 21:15
約 1:43太 10:2, 3; 約 6:5-7; 12:20-22; 14:7-9
約 1:45太 10:2, 3; 路 6:13, 14
約 1:45申 18:18; 賽 9:6; 彌 5:2; 瑪 3:1; 路 24:27; 約 5:46
約 1:45太 1:16; 13:55; 路 2:4
約 1:46約 7:41
約 1:47約 2:24, 25
約 1:49亞 9:9; 太 27:11; 路 1:31, 32; 約 12:13
約 1:51創 28:10, 12; 詩 104:4; 但 7:13; 太 4:11; 路 22:43
  •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閱讀 新世界譯本 (nwt)
  • 閱讀 新世界譯本 (bi12)
  • 閱讀 和合本 (sbi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約翰福音 1:1-51

約翰福音

1 最初就有「話語+」,「話語」跟上帝同在+,「話語」是個神+。2 在最初,他就跟上帝同在+。3 一切都是通過他而有的+,沒有一樣不是靠他而有的。

4 生命是通過他而有的,這生命就是人*的光+。5 這光正在黑暗裡照耀+,黑暗卻沒有勝過光。

6 有一個人奉派來代表上帝,他名叫約翰+。7 他來是要為光作見證+,讓各種各樣的人都因為他的見證而相信。8 他不是那光+,而是為那光作見證的+。

9 照亮各種人的真光,當時快要來到世人當中了+。10 世人是通過他而有的+,他在世上的時候+,世人卻不認識*他。11 他來到自己的家,自己的人竟不接納他+。12 可是,凡是接納他的,因為信從他的名+,他都讓他們有權成為上帝的兒女+。13 他們是從上帝而生的,不是從人*而生的,不是因為父母*的意思而生的,也不是因為任何人的意思而生的+。

14 「話語」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我們也看過他的榮耀,正是從父親那裡來的獨生子+的榮耀。他充滿上帝的恩典和真理+。15 (約翰為他作見證,甚至呼喊說:「他就是我說的那個人,我說過:『在我後面來的,超越了我,到我前面了,因為在我以前,他就存在了+。』」)16 因為他充滿了恩典,我們人人就都領受了分外恩典,而且不斷地恩上加恩。17 法典是通過摩西賜下的+,分外恩典+和真理卻通過耶穌基督而來+。18 從來沒有人看見過上帝+,只有在天父身邊+獨生的神+,才清楚說明了他是怎樣的+。

19 以下是約翰的見證。當時猶太人從耶路撒冷派祭司和利未族人來見約翰,問他說:「你是誰?+」20 他就直言不諱地承認說:「我不是基督+。」21 他們問約翰:「那麼,你是誰?是以利亞嗎?+」他說:「我不是+。」「你是那位先知嗎?+」他回答:「不是!」22 他們繼續問:「你是誰?說吧,這樣我們可以告訴派我們來的人。你說你自己是誰?」23 他說:「正如先知以賽亞說過,在曠野會有人呼喊說:『你們要修直耶和華的道路+。』我就是那個人。」24 這些人是法利賽派的人派來的。25 他們就問約翰說:「既然你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亞,也不是那位先知,那麼你為什麼施浸呢?」26 約翰回答他們:「我是用水施浸的。有一個人站在你們當中,是你們不認識的,27 他就是在我後面來的,我連替他解開鞋帶也不配+。」28 這些事發生在約旦河對岸的伯大尼,約翰就是在那裡施浸的+。

29 第二天,約翰看見耶穌向他走過來,就說:「看,這是上帝的綿羊羔+,是除掉世人的罪的!+ 30 他就是我說的那個人,我說過:『有一個人在我後面來,他超越了我,到我前面了,因為在我以前,他就存在了+。』31 我從前並不認識他,可是我來用水施浸,就是要使以色列知道他+。」32 約翰又作見證說:「我看見神聖力量像鴿子一樣從天而降,留在他身上+。33 我從前並不認識他,可是派我來用水施浸的那位對我說:『你看見神聖力量降下,留在誰身上+,誰就是用神聖力量施浸的了+。』34 我看見了,又作了見證,指出這位就是上帝的兒子+。」

35 再過一天,約翰跟兩個門徒一起站著,36 看見耶穌經過,就說:「看,這是上帝的綿羊羔!+」37 兩個門徒聽到他這樣說,就跟在耶穌後面。38 耶穌轉身看見他們跟著,就對他們說:「你們想要什麼呢?」他們說:「拉比(翻譯出來,意思就是『老師』),你住在哪裡呢?」39 耶穌說:「你們來看吧。」於是他們去看他住的地方,當天就留在他那裡。那時大約是下午4點。40 聽見約翰的話而跟隨耶穌的那兩個人,其中一個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41 安得烈首先去找*自己的兄弟西門,對他說:「我們找到彌賽亞+了。」(「彌賽亞」翻譯出來就是「基督+」。)42 安得烈帶他去見耶穌。耶穌看著他說:「你是約翰的兒子西門+,你要叫做磯法。」(「磯法」翻譯成希臘語就是「彼得+」。)

43 再過一天,耶穌想到加利利去。耶穌找到腓力+,對他說:「來跟隨我吧。」44 腓力來自伯賽大城,那裡是安得烈和彼得的家鄉。45 腓力找到拿但業+,對他說:「我們找到摩西在法典上寫的,還有先知書上記載的那一位了+,就是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46 拿但業卻對腓力說:「拿撒勒能出什麼好東西?+」腓力對他說:「你來看吧。」47 耶穌看見拿但業向他走過來,就談論他說:「看,這是個真正的以色列人,他心裡沒有詭詐+。」48 拿但業對耶穌說:「你怎麼會認識我?」耶穌回答說:「腓力叫你來以前,你還在無花果樹下,我就看見你了。」49 拿但業就說:「老師*,你是上帝的兒子,你是以色列的王+。」50 耶穌就說:「因為我告訴你,我看見你在無花果樹下,你就相信了嗎?你會看見比這更大的事呢。」51 耶穌又對他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會看見天開了,上帝的天使升上降下,到人子這裡來+。」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